微信打开

首页

白桦林的低语

 静静的白桦林

安子妤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或远或近的梦。

    数年前,与白桦林擦肩而过。记忆里,只有瞬间闪烁的白桦挺拔的身影。或者翻开书,目光偶尔停留在某个精美的图片上。之后,白桦林随着我且淡且远的情感在记忆里隐去。多年后,一首《白桦林》的曲子,让我的心情飘荡着某种淡淡的思绪,我的北方,静静的白桦林。忽然的思念,想走进白桦林,亲近它的朴实,它的宽广,或者,依偎在它的怀里,屏住呼吸,静静地凝听它如梦般及远及近的呓语。有一种渴望的心情,愈加浓烈。

    于是,在白桦树远远眼神的注视下,慢慢走进了它的生命栖息之地。

    穿行白桦林,仿佛行走于自己的心灵之壁。静静地分享他的静谧和安详,一株株笔直洁白的树干冲上云霄,不侧不倚,挺拔而秀朗,象母亲,象卫士,庇护着林里的青草,矮木。仰望枝上,初秋的叶子,泛着金黄和金紫的光泽,在阳光下闪烁,微风过,如蝶翩翩舞,又如低声窃语,互诉衷情。几只不知名的鸟儿,瞬间在树梢飞向天空。自在的身影,消失在碧蓝的天空下。驻足林间,心胸如洗,沉静空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树与树之间都是透明的,傲然独立却又和谐完美。呼吸着清新的气息,心终于远离了尘嚣与浮华。白桦林以它优雅,屹然的姿态,给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和一种暖暖的眷恋。

    静静的白桦林,接纳着多少寻梦的人。画家在这里寻找色彩,诗人在这里寻找灵感,摄影爱好者在这里寻找光和影。走近他们的身边,仿若自己也和他们一样,在追寻自己曾经的梦。如果我没有仍下当年的画笔,也可能把这里的色彩点缀到我的画面上,或古典或浪漫,或重彩或写意,我也会淋漓尽至地在画布上表达我的情感和渴望。而现在,我只能看着这些色彩在画者的笔下喷薄而出。心,已经飘泊,零落。他们在色彩的变化中追逐着白桦林的梦,也在圆着自己的梦。那么倾心,那么专注,仿佛在雕刻自己的时光流年。

    远远近近,白桦林里的人多了起来。而白桦林依旧静静的。人们也静静的穿行白桦林间,似乎他们记忆的闸门,在这里倾泻出温馨或苦痛。他们也如我一样,在寻找已经远去的时光,或苦涩或幸福。如果这是生命的一个过程,也许不必刻意寻找了吧。现在那些年轻飞扬的生命,不会再把梦遗失在这里了。白桦林,不知收藏了多少遗失的梦想,竟使这许多经历了人生沧桑的人回到你的怀抱,向你诉说思念的痛,生命的脆弱及遥遥不可知的路。只要看看白桦树上的的眼睛,就能知道这里演绎着多少悲欢离合,每一只眼神,都是痛楚或欢喜的流露,白桦林用自己的语言,赋予人们心中那一段段凄美的情感故事

    幽婉的音乐声从林中若隐若现传出来。远处的树下,倚坐着一位吹着葫芦丝的老人。那丝绸般飘逸细腻的声音若有若无地流淌着,时而如白云在苍山一样随意自然,时而如清凉的泉水,拖着缠绵清越的质感跌伏,起扬。也许音乐是情感的最佳诠释工具。而葫芦丝更胜一筹。老人在诉说什么,无人知道。只是他那么专注,那么投入地对着白桦林演绎着自己的情感。白桦林,容纳了世间多少的沧桑,千回百转只为思念的人惆怅。

    也许此时,他已是满眼沧桑的泪,也许此刻,他心静如月光下的湖水。

    白桦林,以最贴近大自然的生命诠释着自然与人的和谐韵律,糅合着生命的永恒,在这永恒的生命中体验着庄重和肃然的伟岸。

    静静的白桦林,静静地生长在北方的黑土地。庄重朴实,优雅宁静,包容着所有记忆,失落和欢喜。象我们的父母乡亲,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坚守着一种无语的朴素的尊严。

默默奉献的人

王龙生

     一名普通的农行干部,三年来默默地资助烈士遗孤,直到他去世时,人们才从他的遗物中发现署名“金穗”的汇款单。

   一个署名“白云”的农行人,每逢节日悄悄地给素不相识的孤儿小红莲寄钱,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专程去石河子农行系统追寻“白云”,却谁也不承认自己是“白云”。

  一位个体户自己住旧房,过简朴的生活,将1000多万元巨款无偿捐献给金华大学兴建图书馆,却不让记者宣扬他。

  一位退休老干部,每年冬天早起扫雪清路,可是后来人不知道扫雪清路者是谁。

    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躺倒在路边,有人路过,立即送老人去医院院抢救,主动代付医疗费,老人病愈出院时,却找不到这位救命恩人。

    还有为盲人引路的,为人力车夫推车上坡的,为孤寡老人买粮扛煤气罐的……

    对于许许多多做了好事不留名,默默无闻作奉献的好人,有如开在荒山野岭的鲜花,埋在泥沙中的金子,他们的心灵最纯洁、最崇高,最值得我们尊敬!我们却并不认识。

    可是,我们对于一些所谓大人物、大腕儿、名星,名人,对于那些做了一点小事就夸夸其谈、生怕人家不知道的自吹自擂者,却是多么熟悉!

  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应该更多地采写、报道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平凡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因为亿万普通劳幼者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真正主人!

百合献谁

刘心武

  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用望远镜细观台上,不是紧盯着王子和白天鹅,而是逐个地扫描那些配舞的天鹅,除了“三大天鹅”、“四小天鹅”外,还有若干毫不能令观众特别瞩目的“众天鹅”,而在她们当中,当舞姿“凝固”时,也还有排在前列与隐在后面的区别,于是从望远镜中注意到,在最后面,一位天鹅双腿优雅地分立,头颈微偏,双手兰花般交错于翘起的裙裾上,身影与其他天鹅同样的美丽,在耐心地作为暗景中的“绿叶”,以衬托主角王子与白天鹅在追光中的“红花”怒绽。随着舞曲的流动,众天鹅也开始缓缓变换姿势,于是我从望远镜中,清晰地看到排列在最后的天鹅的细部,她的眉目,精心化妆后依然掩饰不了岁月的风霜,转动时,显露出锐瘦的锁骨,以及背后同样“锋利”的肩胛;可是,她虽隐于最后,却也满脸凄恻,浑身是戏。乐音陡变,众天鹅如风中白莲般翕合旋舞,转瞬间,我已不能再找到那位资深的舞娘……

  我的思绪,飘出了《天鹅湖》,飘出了王子与白天鹅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在猜想,那位资深的舞娘,她有着怎样的个人命运?当年她献身芭蕾这一“残酷的艺术”,不惜脚趾流血,苦练虚脱,一定怀着充当舞台追光下的白天鹅的美梦,她曾圆过这个梦吗?也许,若干年前,她确曾是众星所捧的那个“月”,可是,时光无情,后生可畏,她渐渐地,先是让出白天鹅这个主角,再让出“三大天鹅”之一的位置,在演出的说明书上,从“挂头牌”,到名字列于后面,到隐入于“本院演员”的模糊概念中……也许,更残酷的是,她竟从未跳过主角,终其一生,也只是充当“绿叶”,并且总在“亮相”时,隐于最后一列,双手兰花般交错予翘起的裙裾上……每当那个时刻,她都能化入剧情之中,而不“走神”于自身命运的吟唱么?

  给整台演出所献的花篮,虽然也含有她的一份,但那整把的鲜花,是只献给主角的。我心中有个冲动,演出结束后,单给她,这资深的舞娘,献上一大束丰满的百合花。我把望远镜递给旁座的朋友,请他注意那位宛转于舞台暗区的资深舞娘,他先是莫名惊诧:“看她作甚?”及至看清了,咂舌道:“天哪,这老天鹅,还舍不得退出舞台,跳个什么劲儿么!”我接过他递回的望远镜,觉得透心地凉,不是朋友错了,不能怪他刻薄,甚至于,他那真实的直觉与非功利的直率,恰恰道破了人生、人性、人际的某些底蕴。可是我想哭,不独为那资深舞娘,也为了天下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人生,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出了剧场,花亭还在营业,我买下了一大束昂贵的百合花,紧紧地拥在自己胸前……

                             冬日看海人
                                                              刘心武
  我偶然遇到一位来自大西北小镇里的小学教师,猛看上去他似乎已然年过半百,因为他脸上有那么几条很长也很深的纹路,并且头发也花白了。可是,跟他交谈时,他那双眼睛却闪烁出很有劲的光芒,使我又觉得他实在还很年轻。 
  他是从海边归来的,即将再坐火车,回到他那个离大海非常遥远的小镇。他告诉我,许多年前,他们那个小镇还没通电,可是他在教学生的课文里,总是不断地提到电,举凡电灯呀、电话呀、电车呀……学生们常问道:“老师,那电究竟什么样?”他很惭愧,身为人师,却眼界狭隘,连真的电灯都没见过。 
  有一天,是放假的前一天,当又有学生问道“电灯究竟什么样”时,他便下定决心。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揣上干粮往100多里外的县城走去,他足足走到那天深夜才抵达县里。在县教育局门口,当看到屋顶那闪亮的电灯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路过的人或以为他是坏人,或许为他是个疯子。 
  第二天县教育局局长亲自带他见识了电话、电唱机、电熨斗什么的,又请他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送他走的时候,又送给了他一只电灯泡。那只电灯泡,后来成了他课堂上极其珍贵的教具,一直被他保留到若干年以后,直到他们那个偏远的小镇,终于也通了电。 
  可是,这两年常有学生问他:“老师,大海究竟什么样啊?”他总是耐心地向学生们形容。然而,他的经验并不超过学生……于是他决心亲自来看看大海。当他在县城教育局宣布这一壮举时,连局长也很羡慕,因为那已年近花甲的局长,也从未见过真正的大海。 
  他为什么不是在暑假时,而是在寒假时跑来看海。那原因很简单,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钱也省很多事的。并且,他两眼闪着异样的光,对我自豪地宣布,冬日的大海别有一番雄奇的景象。 
    他说这十来天里,他把冬日的海景看了个够,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他把我也说得羡慕起来,不仅是羡慕,甚至是嫉妒,因为我虽然有很多次夏日观海的经历,可是,却还根本没有过冬日观海的体验。仅从这一点上说,我的人生,便没有这位西北高原小镇的小学老师丰富多彩了。 
  冬日观海的人离开了这座城市,坐着硬座车回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了。他没有在这里久留,他说一来他没剩多少钱了,二来他圆了看大海的梦,也就心满意足了。 
  我只是偶然见了他一回,他走后,我甚至已不大能形容出他的相貌了。唯有他那闪亮的眸子,还有那一身大海的气息,长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使我警悟: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