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是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二)《梅花魂》节选
陈慧瑛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的吁出一口气,说:“莺儿,你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别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骂:“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的哭起来了……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美,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他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地愈精神,愈秀气。他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缭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三)《长歌行》
陆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四)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那炽热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的真实写照。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蒙古贵族向南宋发动进攻和南宋政权日趋腐朽的时代。父亲的教育和影响,在文天祥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种下了爱国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
1271年,蒙古汗国改称大元,并在之后的四年中,大举南侵,先后攻陷了南宋许多地方。南宋的许多文官武将贪生怕死,不是弃城逃跑,就是不战而降。—时间,朝廷内外惊慌失措。在这危急时刻,在江西赣州做地方官的文天样,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作为军饷,征集义兵组成勤王军,投人到轰轰烈烈的抗元斗争之中。但是,他的起兵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悲观地认为元军来势凶猛,文大祥带的兵都是临时招募来的,这不是赶着羊群去和老虎斗,白白送死吗?文天祥郑重地说:“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今天我组织勤王军,就是想为天下人做个抗击元军、不怕牺牲的榜样,希望各地官民效法,共同保卫国家。”果然,许多军民闻风而起,有的来投奔文天祥,有的则在各地起兵,互为声援,抗击元军的力量—时声势大增。
然而,勤王军尽管士气旺盛,却缺乏训练和作战经验,与骁(xiāo)勇善战的元军相比,战斗力相差甚远;再加上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抗元斗争头败了。
1278年.文天祥不幸被俘。被俘时,他服下冰片,想以死报国,然而却未如愿。投降元军的张弘范前来劝降,文天样严词拒绝道:“只求一死,别无他言!”张弘范又让他给坚持斗争的南宋爱国将领写劝降信,他却以《过零丁洋》一诗作为答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这诗中铿锵有力的诗句,体现了文天祥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气魄,也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这首诗是决心书,又是宣战书,它告诉人们:文天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妥协,不会投降!
1279年12月,南宋灭亡了。张弘范洋洋得意,在庆贺宴上劝文天祥:“国家已经亡了,忠孝之事你已经尽到了。只要你像对宋朝那样对待大元,大元的宰相照样由你当。”又说:“宋朝已经亡了,你再慷慨殉国,有谁来给你写书立传呢?”面对这些花言巧语,文天样无比蔑视,他坚定地问答:“国家虽亡,也不能有二心;为国牺牲的目的也决不在于留名!”张弘范劝降的阴谋破灭了,只好把文天祥押送到元朝的首都——大都。
元朝统治者想利用文天样的影响来笼络人心,借以缓和各地人民抗元斗争的形势。他们费尽心机找来说客,以高官厚禄为诱饵继续劝降。但在文天样的凛然正气面前,他们都哑口无言,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元朝统治者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满身的刑具,关押在一间阴冷的囚室中,企图使他屈服。但是,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金石之性,要终愈硬,性可改耶?”三年牢狱生活的折磨,始终没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见文天祥软硬不吃,又听说不少地方有营救文天祥的举动,恐日久生变,决定要杀他。1283年1月8日,元朝皇帝试图作最后的努力,亲自劝降,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第二天,文天祥就被元朝统治者杀害了。
文天祥离开我们已经七百多年了,但是他的浩然正气,却千秋常在。
推荐书目
《剑南书稿》
1、内容简介:《剑南诗稿》: 陆游诗词全集,共八十五卷,收录诗词九一千三百四四首,为纪念蜀中生活故名。陆游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其中《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人传育的佳作。他的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南宋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陆游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兼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诗,意境高远、气魄宏大;色彩瑰丽,姿态万千。后世许多爱国进步之士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
2、推荐理由:《剑南诗稿》陆游一生勤奋创作,流传至今的诗就有九千四百多首。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和日常生活的吟咏。陆游性格豪放,胸怀壮志,在诗歌风格上追求雄浑豪健而鄙弃纤巧细弱。他常常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怯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凭借幻境、梦境来一吐胸中的壮怀英气。丰富多彩的记梦诗,构成了陆游诗风飘逸奔放的特点,颇有李白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