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2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剪纸动画《渔童|民间剪纸艺术家李竹梅|剪纸的象征意义

【剪纸动画《渔童》】

剪纸动画《渔童》由上海美术制片厂1959年出品的作品。一切反抗力量的崛起似乎少不了自身神化的力量帮衬,因此也留下了大量的民间作品,《渔童》这个民间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据说这个民间故事是红灯照在杨柳青活动时,创作的民间故事。该片主题思想很主流,是劳动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故事,影片的最大特点是处处融合了杨柳青年画的内容。杨柳青年画中有不少吉祥图案,比如童子、莲花、金鱼……等,取年年有余之意。这部剪纸动画片中,这些题材处处可见,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


【民间剪纸艺术家李竹梅】

李竹梅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三门峡市黄河民间艺术研究所所长,近乎传奇式的人物! 李竹梅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爽直泼辣,快人快语,是个有想法的豫西女子。曾在当地多家媒体从事新闻工作,这种成长背景深烙在她以后的文化产业运作中。行走于豫西,看到很多民间艺人身怀绝技而清贫如洗,李竹梅明白这些民间艺人的价值,她想在艺人和市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把三门峡剪纸推出去。作为民间艺术的研究者和民间艺人的组织者,她的研究所与一帮老艺人建立了松散的合作关系,"他们在家剪,研究所上门去收,付给相应的报酬,也对一些老艺人生活上有所资助。"李竹梅说。这是切实可行的"双赢"帮助,任梦仓就是她经常合作并给予资助的一个老艺人。曾经的女记者李竹梅并不以原生态剪纸为满足,她的记者思维使得她寻求用剪纸打通传统与现代。她还选择用剪纸表现新闻热点,以此把她的剪纸带到媒体的聚光灯下。她有过一系列比较成功的尝试。比如,她策划用剪纸创作的《三个代表》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中日书画艺术作品大展",并获得特别奖。

【剪纸的象征意义】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不竭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本文作者也是将自己对姥姥的思念寄托在剪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