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桂林之山--象鼻山|杭州西湖与《白蛇传》|丝绸之路|热爱祖国歌曲《黄河大合唱》
【桂林之山--象鼻山】
象鼻山原名漓山,位于广西区桂林市内桃花江与漓江汇流处,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
象山以神奇著称。其神奇,首先是形神毕似,其次是在鼻腿之间造就一轮临水明月,构成“象山水月”奇景。因此,象鼻山是桂林的城徽山,是桂林旅游的标志山,它坐落在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形似一头鼻子伸进漓江饮水的巨象,象鼻和象腿之间是面积约一百五十平米的圆洞,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坐落西岸的象山水月与漓江东岸的穿月岩相对,一挂于天,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象鼻山主要景点有
水月洞
、
象眼岩
、
普贤塔
、宏峰寺及寺内的太平天国革命遗址陈列馆等。附近还有隋唐开元寺仅存的
舍利塔
。水月洞紧靠江边, 漓水流贯其间,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饮水漓江, 景致极佳,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还流。”形象地描绘了这一景致。
【
杭州西湖与《白蛇传》
】
《白蛇传》传说源远流长,家喻户晓,是中国四大汉族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孟姜女
》《
牛郎织女
》)。白蛇传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伞,白娘子盗灵芝
仙草
,
水漫金山
,
断桥
,
雷峰塔
,许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节。表达了人民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和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白蛇传》在中国广为流传,开始时是以口头传播,后来民间以评话、说书、
弹词
等多种形式出现,又逐渐演变成戏剧表演。后来又有了小说,民国之后,还有歌剧、
歌仔戏
、漫画等方式演绎。到了现代也有根据《白蛇传》拍成的电影,编排成的现代舞,新编的小说等。
【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
亚洲
、
非洲
和
欧洲
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丝绸之路是一条古老而漫长的商路,也是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动脉,它贯穿古代中国、阿富汗、印度、阿姆河—锡尔河地区、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通过地中海到达罗马。来往于这条道路的,既有忙碌的逐利商人、自由自在的旅行者,还有受命于国王出使远方的使者和前往宗教圣地朝圣的虔诚教徒。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
丝绸之路:长安-
天山廊道的路网
”成功申报为
世界文化遗产
,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
热爱祖国歌曲《黄河大合唱》
】
《黄河大合唱》是
冼星海
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
交响乐
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
苏联
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
光未然
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构成,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控诉侵略者的残暴,并展现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奋勇斗争的英勇场面,勾画出了中国人民保卫祖国、顽强抗击侵略者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