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
豆荚(legume),是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属于单果中的干果中的裂果的一种,由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如豆目三科的果实。许多豆荚以及其中包含的种子被人类当作蔬菜、粮食或中药食用,如大豆、豌豆、槐树角等。豆科植物的果实就属于豆荚。子房成肉质状态进行生长,但成熟后则干燥,沿缝线分裂为二。种子排成一列,可由果皮开裂而散落于地上。因此它也是裂果的一种。
关于豆荚的诗歌
豆荚
多么饱满,实在,
在那豆棵上挂满,
你把阳光雨露记在心里,
满地寒霜像风的白发,
盖着农田。
生长的季节里,
从不开口,沉默寡言,
诚实的品德,
受到人们世代的夸赞。
当你成熟的时候,
感恩土地的养育是你的信念,
听,噼啪,噼啪,金黄的声音,
响彻乡村,在田野上回旋。
秋天
秋季的时候,自然景观最明显的变化在树木上面,城市里会开始清扫大量的落叶,山区则涌进不少观赏红叶的游客们。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阴历为7月立秋到9月立冬,阳历为9至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
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秋天别名
高秋(秋高气爽之意)
素秋・白秋(五行思想中秋=金=白)
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金秋(秋=金;丰收・植物的颜色)
三秋(初秋、仲秋、晩秋的三个秋)
九秋(秋的九十天=三个月时间)
秋天节气
秋天一共有6个节气,分别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秋天节日
国庆节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这里应该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其实,人们头脑中的这一印象并不准确。因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典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也就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早在当年10月1日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过了。当时也不叫“开国大典”,而是称作“开国盛典”。时间是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毛泽东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中秋节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吃月饼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重阳节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都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为老年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都是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明朝以前本来有登高看老人星的皇室活动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纬度过高看不到该星就演变成只登高不看星了,随后人们也遗忘了看星的这个初衷(纬度37度以下才可见,北京 40度)。因为人们对老人的越来越推崇,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秋天习俗
秋季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秋天来临,天气慢慢转凉,人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好,但是许多人还在保持着原来早餐不吃,晚餐多吃的习惯,在这种秋天干燥的季节,对人体的危害会很大,所以改变饮食方法很重要。专家提醒每天三餐都应尽量按时,并且吃七成饱,使脾胃肝胆有节奏地运转,以避免积食、消化不良的发生。
先吃主食后吃菜,也是避免吃撑的办法。在我们的身边,不少人习惯先吃菜后吃主食。而在专家看来,这样进食习惯不仅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针对这一情况,专家建议尝试先吃主食后吃菜。就餐时可以先吃一些主食,或是一些粗粮如南瓜、红薯、山药。先吃主食,让人有饱腹感,相应地就能减少荤菜的摄入,避免吃得太油腻或不消化。据专家介绍,先吃点主食也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对食物进行消化,进而刺激胃酸的分泌,增强胃的消化能力。如果主食选用一些粥类,更是好消化、好吸收。
平常进餐时应该细嚼慢咽,而不要狼吞虎咽。专家同时提醒,在日常饮食中,应该避免精制的糖类、面包、蛋糕、乳制品、柳橙类水果、番茄、青椒、碳酸饮料、洋芋片、油炸食物、辛辣食物、豆类等。
秋季出现积食、消化不良,也比较常见,可以选用山楂甚至山楂丸调理,山楂是增强胃动力、开胃消食的良药,主要治疗饮食积滞证,具有开胃消食的作用,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等症。
秋天文学
好句
1.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涩,夏那么坦露,冬那么内向。
2.秋,收获的季节,金黄的季节--同春一样可爱,同夏一样热情,同冬一样迷人。
3.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侗乡的秋风和煦轻柔,蓝天白云飘逸悠扬。
4.远处金灿灿的稻田,在秋风的吹拂下,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浪在翻滚,十分壮观。
5.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到了炎热的下午便不见踪影。它踮起脚尖掠过树顶,染红几片叶子,然后乘着一簇风掠过山谷离开。
6.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7.秋天,那永远是蓝湛湛的天空,会突然翻脸而露出险恶的颜色,热带台风夹着密云暴雨,洪水潜流着,复苏的草原又的拼搏终于渐渐地透出了分晓,田野从它宽阔的胸膛里透过来一缕悠悠的气息,斜坡上和坝子上有如水一般的清明在散开,四下里的树木和庄稼也开始在微风里摇曳,树叶变得从容而宽余。露水回来了,在清晨和傍晚润湿了田埂,悄悄地挂上田间。露岚也来到了坝子上,静静地浮着,不再回到山谷里去。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8.扑入车窗的景色,使我生发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触。那碧天的云,蛮荒的山,被秋霜洗黄的野草,俨然像一位饰着金色丽纱的处女,裸露着奶黄色的胴体,在萧瑟的秋风中婆娑起舞,展现着消魂的倩姿。伫立在山颠的秋阳,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抖落血染的战袍,溅在草丛中,渗入山下的小溪,泛着数不清的涟漪,呜咽地向外流淌,从古流到今,从辽远的过去流向那茫茫的未来。
9.秋,不是常说是金色的吗?的确,她给大自然带来了丰硕的果实,给包括人在内的众多生物赏赐了无数得以延续生命的食粮。
10.只有秋天的时候,你才知生命的季节已经悄悄远遁,落叶之下,沙沙的风中,很难记起在春天的日子里是如何萌发出希望的新绿。
诗句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
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4.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7.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14.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15.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江上》
16.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17.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18.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9.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20.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21.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2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23.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始安秋日》
24.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5.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中》
2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望秦川》
27.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长信秋词》
28.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早寒江上有怀》
29.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
30.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