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0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海水
       海水是流动的,对于人类来说,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海水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源和气候的调节器,世界海洋每年蒸发的淡水有450万立方公里,其中90%通过降雨返回海洋,10%变为雨雪落在大地上,然后顺河流又返回海洋。海水淡化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产业。有人预计,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解决水荒的最后途径很可能是对海水的淡化。
 
海水成分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在海水中铜的存在形式较为复杂,大部分是有机络合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离子中仅有一小部分以二价正离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负离子络合物出现。所以自由铜离子仅占全部溶解铜的一小部分。海水中有含量极为丰富的钠,但其化学行为非常简单,它几乎全部以Na+离子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十分复杂,主要是一种叫做“海洋腐殖质”的物质,它的性质与土壤中植被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和富敏酸类似。海洋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它与金属能形成强络合物。
 
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和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但海水中各种物质浓度太高,远远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如果大量饮用,会导致某些元素过量进入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还会导致人体脱水,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如果喝了海水,可以采取大量饮用淡水的办法补救。大量淡水可以稀释人体摄入过多的矿物质和元素,将其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海水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爱海的人,每天跑到海边去看海,可是海对他还是很冷淡。这个人就对海说,我这样对你,每天来看你,可是你对我总是平平淡淡,难道你不能把你的激情展现给我吗?让你的爱来的更猛烈一些。海听了他的话就问他,你能接受我翻江倒海的爱吗?他回答说:可以,让你的爱来的更猛烈些吧!海被他的话语而感动.顷刻间巨浪翻滚,狂风大做巨浪一波接一波向岸边而来,他从没有见过海这样,当浪快到他的身旁的时候,他转身就跑,这时的海很伤心。
经过这次以后,海不敢轻易的把爱给予别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又有一个爱海的人,他不但每天来看海,还把自己的家搬到的海边,要以海为伴,终生守护在海的身边。海终于被他的举动感化,并把温馨的爱和猛烈的爱都给了他,他没有跑,就这样他们结合了。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就有些厌烦了,总觉得海给予他的不是风平浪静,就是波涛翻滚。觉得海再也不能给予他别的什么爱了,就这样他也悄悄的离开了海。
        海十分伤心,这些都被蓝天看在了眼里。他对海说:请你不要伤心难过了,其实他们都不懂你。他们看到的只是你的表面,其实海底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那里有五色的鱼儿,丰富的矿藏,美丽的珊瑚。这些才是你为他们准备的,可惜他们不懂。蓝天说:只有我知道这些。
后来蓝天就和大海相爱了。大海和蓝天相爱后,可是因为他们相距遥远,加上世俗的偏见,他们始终不能牵手,天各一方,彼此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更加的浓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复一日,当思念难以忍受的时候,蓝天就以泪洗面,蓝天的泪水滴落到了海的心里,不知道留了多少泪水,把整个海水染成了蓝色,那都是蓝天的泪水呀,所以海天一色。
 
海水作用
海水制食盐[2] 
我国海盐生产发展很快,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盐田,盐田面积比建国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长。所生产的海盐质量也不断提高,品种越来越多。除原盐外,已投入批量生产的有洗涤盐、粉碎洗涤盐、精制盐、加碘盐、餐桌盐、肠衣盐、蛋黄盐和滩晒细盐,并在试制调味盐、饲畜用盐砖等。
海水变肥料
钾元素在海水中占第六位,共有600万亿吨。氯化钾,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的肥料。钾肥肥效快,易被植物吸收,不易流失。钾肥能使农作物茎秆长得强壮,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寒、抗病虫害能力。海水中提钾主要用来制造钾肥。此外,钾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含钾玻璃,这种玻璃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常用于制造化学仪器和装饰品。钾还可以制造软皂,可用作洗涤剂。钾铝矾(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海水提溴
茫茫大海是化学元素溴的“故乡”,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在海水中,可谓源源溴素海中来。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毫克/升,总量达100万亿吨。
我国1967年开始用“空气吹出法”进行海水直接提溴,1968年获得成功。青岛、连云港、广西的北海等地相继建立了提溴工厂,进行试验生产。“树脂吸附法”海水提溴也于1972年试验成功。
《老人与海》
 
内容梗概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写作背景《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主题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子”形象,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
成就影响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完美之作,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该书也被评为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之一;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48小时内卖出530万本,销量曾排名第一。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是海明威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结晶,是20世纪欧洲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对促进欧洲文学的发展有着长足的影响。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