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5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类文

(一)读报的乐趣

王龙生

近日患眼疾,无法阅读报纸,生活没着没落,似乎缺少点什么,不由得回味起35年来坚持读报的无穷乐趣。

60年代初,我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工程处木工厂当文教,主要干宣传、文秘工作,兼管广播和报纸信件收发。每天报纸一来,我便先睹为快,浏览一遍,遇到感兴趣的好文章,便从头至尾细细阅读,嚼味其中文字的乐趣,偶尔在笔记本上摘抄几段妙语佳句。有时受到启迪,激起灵感,也动笔写上一两篇短文,寄给报社。

每次报纸一到手,我总要满怀希望地翻看一下报上有没有发表自己的投稿。虽然一次次的失望,但我并不气馁,仍锲而不舍地将一篇篇稿件装进信封,投到信箱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习作终于见报了,虽然只有豆腐块大,我却欣喜若狂,激动不已,反复阅读,并剪下来,贴在剪报本上。

从此,我一发不可收,读报、写稿陪伴了一生,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从一个基层通讯员成长为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珍藏至今的7大本剪报,浸透了我认真读报、辛勤笔耕的心血和汗水,真实地记录了我大半辈子从事新闻工作的足迹,坦露了我的心声。这也算是我35年来努力奋斗、不懈追求的成绩吧!文革期间,报纸少,而且数报一面,没有什么看头,引不起阅读的兴趣。现在,我国报业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报纸品种数以千计,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因此,读报的乐趣并不仅仅在于“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更重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信息,学到更丰富、更实用的知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片光明和希望。

几十年来我已养成每天必读报的习惯,获益匪浅,学到的知识比上大学学到的还多,还实用。由于工作需要,我常常将一些报纸上的好文章剪下来,分门别类,作为资料保存下来,以备后用,或推荐给更多的读者。

总结我多年读报的经验,我认为今天收到的报纸最好今天看完,无论再忙再累,也要挤出时间大略地翻阅一遍。不然,明天的报纸明天又来了,令人应接不暇。从一版的“每周一谈”到十六版的“心系新疆”,许多短小精炼、品位较高、富有文采的佳作,都引起我浓厚的阅读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份报纸是我视听的指南、生活的参谋、健身的良友,但愿《新疆广播电视报》越办越好,飞入千家万户,融入男女老少的生活空间。

(二)读报的乐趣

谢观荣

真正体会到读报的乐趣是在去年。在那之前,我从不看报,我的爱好是喝茶聊天打牌下棋,偶尔看看电视,报纸和我的生活没有一点交集。前年,我那刚上初中的孙子在晚报上发表了几篇作文,他把报纸拿给我看,让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于是,从去年开始,我订阅了一份报纸,过上了读报人的生活。

记得刚开始,报纸拿到手,我根本看不进去,那些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文字,好像跟我捉迷藏,一篇文章往往看上几遍,才能懂得其中意思。后来我改看报为读报,把每一篇文章都大声读出来,效果要好得多。我还特地买了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一查,过了一个多月,我的读报生活便有声有色,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我读报从不挑拣,每一篇文章都认真地读,不管是国际国内新闻,还是文娱体育,或者是精彩的副刊文章。现在报纸版面很多,要完整地读下来,真的要花许多功夫,但是我咬牙坚持下来。

经过一年读报,我感觉自己身体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退休以前,我身体不好,经常胸闷咳嗽,而且因为血压高,经常头晕。可读报以来,这些症状慢慢好转,到最后全部消失。究其原因,读报需要大口呼吸,需要字正腔圆,需要集中精力,这和传统的气功有着类似的功效,表现在身体方面,自然越来越健康。我家住在五楼,以前有时好几天也不下楼,下一次楼就吁吁带喘,而订报以后,我每天都得下楼拿报纸,这爬上爬下,无形中得到了锻炼,对身体大有脾益。

报的好处不仅这些,还开拓了我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以前和儿孙聊天,我只能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他们讨论国家大事、网络传闻或者历史地理方面的话题,我只有听的份,不但插不上话,甚至很多听不懂。读报以后,我慢慢融入到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对大事小情,对网络文娱,对热点趣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加入到和他们的讨论之中。再怎么说,我是六十多岁老年人,人生阅历也算丰富,看事情往往能看到本质,因此和儿孙们讨论,我的观点往往得到他们的支持,看着他们欣赏的目光,我也觉得欣慰而自豪。

没事时,我还会和三两老友一起轮流读报。有时我读给他们听,有时他们读给我听,小小一份报纸,不但给我们带来乐趣,还加深了友谊,甚至还改变了很多不好的习惯。前楼李大爷,比我大两岁,以前非常喜欢打麻将,经常一打就是一宿,老伴和女儿担心他的身体,经常和他发生争执。可李大爷说,自己就这么一个爱好,即使是死也要死在麻将桌上。可在和我们读报以后,李大爷慢慢远离了麻将,今年也自费订阅了一份报纸,大家交流着看,共同享受着读报的乐趣。

真的没有想到报纸能够给我带来这么多的乐趣,想想以前没有报纸的岁月,真是白白浪费了。读报哪一天都不算晚,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读报的行列,享受读报的无限乐趣。

(三)“旧”报纸的温度

前些年开始了“报纸消亡论”,之后又看见“智能手机将取代电脑”的说法。虽然很多人笑说不可能,而这一连串的汰旧换新论,确实让我触目心惊。连电脑都有过时的一天,还有什么不能取代。

小时候,我们家每天有6份报纸,有军报,有民间报,甚至5岁的我都能拥有一份标着注音符号的《国语日报》。大清早,家里的副官会把报童送来的报纸,用熨斗一页页烫过一遍,不是为了平整,而是如此加工,可不让报上的油墨脏了祖父的手。然后,副官按着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将报纸慎重地分派在餐桌上。从小到大家中都有规定,进餐时不能开电视,不能读书报。唯独早餐时分,看报纸是允许的。我一直以为,这是祖父忍不住想马上知道昨天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得不通融。

所谓日新月异,报纸被宣布倒计时收摊,剩下极尽荤煽的八卦和个人播报台(如博客、微博等)。现在翻开报纸,都搞不清楚那还算报纸吗?找记忆中的报纸,评论是评论,报道是报道,每则总是清楚署名,标题正确反映内容,偏颇情绪偶尔有之,但总是分际鲜明。编造杜撰的属文学,摆到艺文版。

我是无端怀旧吗?或者我也开始追随着祖父的脚步,想坚守一点对传播力量的敬畏。我愿意坚守这种敬畏。因为我以为,新闻不能随便被按键删除,也不会被真正遗忘。我不认为新闻是纯娱乐,也不接受“看看就好……别太认真……”的说法。更重要的是,我记忆中的报纸新闻,是有温度的,它是经过无数有着温度的手,送到我们有温度的手中。网络也提供新闻,但我总感觉那是凉的,来无影,去无踪。

我也是电脑一族,既是受益者,又是受害者。我只是不愿意想象,有天我想回味一生经历时,面对的只是光盘里的档案名和虚拟的各种讯号。那多么扫兴。我怀念的不只是公共的报纸,还有各种家书情书、明信片和一张张实际冲洗出来的到此一游照片,还有那张泛黄的双人照……那信封形状,那字迹油墨,那摸得着、闻着有味道的纸张,那相簿。为什么所有回忆和交流都要数码化呢这听起来确实是怀旧了。但细而一想,怀旧可以,悲情倒没必要,因为我根本不相信报纸会消亡。就算会,我也有信心自己不用活着见到那一刻。是的,不管往好的还是往坏的方向发展,报纸都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为别的,就为了那温度。人在冷却,但还没冷却到不在乎这种温度。是这样吗?或纯属我一厢情愿?

怀旧,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情怀。一条变迁的老街,一幢沧桑的建筑,一件尘封的家具,一本充满回忆的书,抑或一份发黄的报纸,无声地诉说着旧时光的味道。把人拉回到那段被遗忘的时光里。那个时光很好,很舒服,连空气都有一缕经过时间发酵的味道,让人沉浸其中,几许感怀,几多惆怅。

(四)报纸给我带来的乐趣

岁数稍长的人,对报纸有解不开的情结。

最早成为大众信息媒介的,我估摸应该首推报纸。作为社会人,在忙完自己的生计后,喜欢拿起报纸吸收更多的信息。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又涌现了新的传媒。但报纸的地位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动摇,尽管不少报纸处在惨淡经营的状态。

记得在小学阶段,一天班主任在课堂展开一份《南京日报》,教同学们怎样读报。我才知道报纸是分版面和专栏的,各登载相应的内容。头版头条意义重大,要仔细阅读深刻领会,否则要落伍的。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终身有益。那时小学高年级每班都订了一份,下课后都会争抢,一读为快。老师自己也读报,每逢读到酣畅时,脸上就显出祥和、满足的神情。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是最让人无所适从的媒介了。好像水里的月亮,引诱你去抓住它,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后,却什么也捞不到。被赶时髦的念头驱使,我也写博客,刷微博,玩玩而已。各网站争流量,鼓励网民注册上网,建网页。有一次我想起在新浪有一博客网页,已经好多年没去登录刷新,猜想早该被删除掉了。可是费力游过去一看,居然还在,原样未动。不能不佩服网站服务器存量之大啊。

现在,每每在报上读到精彩的文章,老师那祥和、满足的形象就会不期而至。谁说读报不是一种享受呢?

与报纸相比,广播、电视的娱乐性要强得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精力过剩的青年人中间流行自己组装收音机,自娱自乐。各人还拿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比,看谁的音量大,音质好。再后来又比晶体管的数量,比能否收到短波,播放的内容倒不太在意了。新闻类节目的内容,广播和报纸大体一样,有时读过报再听收音机,发现播报内容相同,赶紧旋动调谐钮换台。当然,如果左邻右舍谁家的喇叭发出嗡嗡的电流声,你就不可能安稳地坐在桌前打腹稿了。

眼下电视频道出奇的多,捏遥控器能捏到手发酸。以前家人之间常上演抢遥控器大战,现在各看各的,倒也相安无事。可能本人较迟钝,总是感到荧屏上的光影闪动太快,认知度跟不上节奏。躺到床上闭紧眼,仍是满目印痕,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爬起来,找到白天漏掉的报纸文艺版面细读,很快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平时头脑中闪现的恍惚影子,在作者指引下清晰起来,茅塞顿开。

 

第二天天亮,报纸又到了。放下漱口杯,接过刚出炉的报纸先睹为快吧。

综合拓展

关于报纸的一些名言

报刊是促进人民的文化和智育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

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人民的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马克思

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萨特

报纸是大众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比彻

报纸总是尽它最大的努力让每平方米英亩土地和海面都来到人们的早餐桌上,陈述各自的故事。——爱献生

伯克说,国会有三大产业;但报纸这第四产业比前三种更加重要。——托·卡莱尔

当新闻获得自由,而且任何人都能阅读报纸的时候,一切都平安无事了。——托·杰弗逊

感谢财富和政治,本市花了一万七千元造了市政府,但也许一百年内它不会为了生命的智慧贝壳内的真正的肉,花这么多钱。为冬天办文法学校每年募到一百二十五元,这笔钱比市内任何同样数目的捐款都花得更实惠。我们生活。——梭罗

 

在自由社会里,报纸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易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