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读
小孩不小歌
陶行知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猜谜语
人有两个宝,用它来思考。
我们看不见,智慧在里面。
打一人体器官:(大脑)
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五杈生来常碰头,团结合作本领大。
打一人体器官:(手)
劳动创造美
劳动创造美,各行各业的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创造着跃动的美。
劳动创造美,民警同志为人们创造社会平安之美。人民警察,在人民心中,他是朗朗乾坤的保护神,是正义与和平的化身;在犯罪分子的眼里,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克星。如果把奉献比作一幅画,那么我们警察就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如果把奉献比作一首歌,那么警察就是那不断跳动的音符;如果把奉献比作一台机器,那么警察就是默默运转的齿轮。是警察用青春浇灌着绿色的家园,我们的祖国才更加安宁,人民才更加幸福!
劳动创造美,建设工人为人们创造建设装扮祖国之美。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有无数的建设工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建设着美丽的祖国。他们把建设祖国当成一种享受,把建设祖国当成一种使命,并尽情展现个人的才能和智慧,以群体的合力让我们伟大的祖国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劳动创造美,教育工作者为人们创造传播文化之美。老师,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老师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老师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自己的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老师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劳动创造美,白衣天使为人们创造生命安康之美。天使每一个温馨的微笑,每一个细微的眼神,每一句耐心的询问,每一个轻微的动作,都是对患者生命的关心。精湛的医术可以挽救生命,先进的治疗仪器可以延续生命;精神上的生命又该如何救治呢?我意识到心理上的脆弱、痛苦甚至比躯体上的病痛更加可怕,一个小小的眼神或动作也能给患者生的希望与勇气。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着病人伤痛的心灵,用春天那一抹绿色给人们带来生的希望与力量的源泉!
劳动创造美,无数的社会工作者带领群众一起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他们凝聚人心,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有感于《青铜葵花》
窗户边,曹文轩先生的奋笔疾书诞生了《青铜葵花》,今天我也坐在窗边用心欣赏这本书。
“ 谁愿意领养这个孩子”由葵花的养父母是谁开始了整篇文章。一次又一次的相遇到相知,到成为一家人,青铜和葵花虽然在穷困的家庭,整日为挣钱而愁,但是他们很快乐,身为残疾的青铜将自己唯一一次上学的机会让给了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妹妹,一家人都生活得很美好、快乐。同时,以青铜第一次开口说话为结局,让人在为青铜葵花两人的生活情况担心的同时有多添了一份欣慰。
合上这本书,转眼就从青铜葵花的那个时代来到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正在不断进步的社会。现在的我们,可以说是“无冻馁之患,无奔走之劳矣。”也许你对你身边的优越条件并不以为然。你的认为肯定是现在的时代不同,条件自然也不同,很正常。其实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看了《青铜葵花》才从茫然的我渐渐有些了解了,这一切源自于我们的劳动与创造。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却蕴藏着人生哲理。敢问谁能不劳而获到底吗?不能每次都有守株待兔的那么罕见的运气,说来也是不可能的。还是那句话,凡事要靠自己的劳动。小到整洁清爽的教室,大到清新自然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劳动的创造呢?就像青铜葵花一家人每天不停地劳动换来了葵花的学业有成。
这世界的一切一切都来自于劳动与创造,弯下腰捡起地上的不起眼的垃圾,为城市清扫公路,为他人建造房子,为事业打出一片天地。都离不开劳动与创造。美好的明天在等着你,学习青铜葵花的劳动精神,在人生不平坦的路上认真努力的干吧!
劳动创造幸福
五一节放假了,我十分高兴。我参加了家庭劳动,我学会了做饭,做了一顿香喷喷的鸡蛋面。
说起来,我对下面条并不“陌生”,三岁时我就学过做饭。我做饭很好玩儿,要不我说来听听。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家,我想他们干了一天的活,应该很累了,我就给他们做饭。我拿了一大把生面条放进锅里,加了凉水、酱油、醋和盐,还放了一大把青菜。爸爸妈妈一回来,我就高兴地叫起来:“爸爸妈妈快吃饭吧!我给您做好饭了!”妈妈掀开锅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我不会点火,凉水“煮”面条!而且,半瓶酱油都让我用光了,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夸奖了我。
今年“五•一”节,我早早起来,爸爸说今天教我学做饭。爸爸当指挥,妈妈当参谋。我洗了葱和菠菜,在爸爸的指导下切了备用。我刷好电饭锅,爸爸教给我插电时要保证手、插头干燥,不能带水,防止触电。锅热了,我放了油,又打了两个鸡蛋,放上葱花和菠菜,锅里飘出了浓浓的香味儿,然后加入开水,放入面条,再加入酱油和盐。一会儿,面条熟了,全家吃上了香喷喷的面条。最后,爸爸连锅底的汤都喝光了,好像没喝够似的。爸爸妈妈说我做的面条真香啊!
看到爸爸妈妈开心的样子,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我用自己的劳动给家人创造了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