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7课-《第八次》-万向思维

 (一)爱迪生

(语文版三年级)

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过三个月的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子罐子。

  爱迪生十二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有一节车厢是专给乘客吸烟用的,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个角落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

  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白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

  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有一次,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一点儿弄瞎了他的眼睛。他没有被危险吓倒,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后来,爱迪生又有了很多发明,他一生中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

 

(二)飞翔的信念

(语文A版第七册)

莱特兄弟小时候特别喜欢摆弄机械玩具。他们常常在一起用木片、铁丝和别的材料做各种好玩的玩具和模型。

有一次,父亲给他们买来一个小玩具飞螺旋——就像小朋友们玩的竹蜻蜓,使劲一转就会飞升起来。他们对这件玩具可着迷了,边玩边琢磨:这飞螺旋到底是怎么飞上天去的呢?

他们也爱放风筝。在放风筝的时候,他们总在想问题。当时,人们一般认为,要做一架比空气重的飞行器是不可能的。可是他们想,风筝比空气重,为什么也能飞呢?他们还爱到野外去观察鸟类的飞行,有时一看就是大半天。他们想:鸟不是比空气重吗?鸟为什么能飞呢?

就这样,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飞翔的信念。

那个时候,有很多人已经制造了各种滑翔机,并且多次驾驶滑翔机飞行过。莱特兄弟经过许多次实验发现,如果在滑翔机上装上发动机,就可以使滑翔机变成有动力的飞机。

为了得到最合适的发动机,莱特兄弟向好几家工厂订货,可谁都不肯给他们干。因为他们提出的要求太高。既要重量轻,又要力量大。人家做不出来。别人不做就自己做。莱特兄弟是修理自行车出身的,凭着好手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硬是把发动机做成了。这是一台烧汽油的活塞发动机,功率是12马力。他们把它装到飞机上,再装上螺旋桨,这样,飞机就做成了。它有两副平行的机翼,机翼之间用许多支柱和斜线连着,像个书架。这是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人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作“会飞的书架”。

19031217日,他们准备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海滩试飞,并邀请当地的居民来观看飞行表演。但是,大家都不相信这架飞机真能飞起来,所以来看的人并不多。

上午1035分,弟弟奥维尔·莱特爬进飞机驾驶舱,启动发动机。飞机在沙滩上慢慢移动,然后就像一只初次学飞的鸟儿似的,摇摇摆摆地飞了起来。尽管飞得不平稳,可它真的飞了起来。这一天飞了四次,虽然只飞了99秒,441米远,但它是人类第一次有动力的飞行!正如哥哥威尔伯·莱特所说:“飞行的时代终于来临了,我们的梦想实现了。”

 

(三)美国总统林肯的故事

23岁的时候,他意外地失业了。他想恰巧可以利用失业这段时间,全身心的去竞选议员,但他失败了。那是1832年。他办了一家工厂,但一年不到,就彻底破产了,而因为工厂的破产,他又用了整整17年归还欠下的债务。失业第三年,他心爱的未婚妻不幸患病去世,他整夜整夜地失眠,茶饭不思,医生诊断他患了神经衰弱。1838年,他竞选州长,落选了。1843年,他竞选国会议员,又失败了。三年后,他又竞选国会议员,终于成功了一次,成了美国国会议员。两年后,他竞选连任,但失败了。他向州政府申请,希望能做本州的一名普通的土地管理员,但被冷冷地拒绝了。1854年,他再次竞选议员,失败。1856年,他雄心勃勃地竞选副总统并且获得提名,但仍被对手以明显优势击败。1858年,他又一次竞选国会议员,结局还是失败。在他的一生里,他坚持尝试过11次竞选国会议员,但失败和成功的比例是九比二,但他没有绝望,也没有沮丧,而是咬着牙挺住了。

1861年,他已经52岁了,但他还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经过到各地演说、竞选,他终于艰难地脱颖而出,成为了美国共和党第16届总统候选人。当时,他还有一名竞争对手,叫做史蒂芬·道格拉斯。对当时的许多美国选民来说,这个来自斯普林菲尔德森林深处小木屋的亚伯拉罕·林肯显得陌生而不易接近。在选民的强烈要求下,国会议员们决定让两位总统候选人进行一场面对面的激烈政治辩论会。辩论会在曼哈顿的库珀协会举行,在讲台就座的有:东部文化巨子、《纽约晚邮报》编辑威廉·卡伦·布莱尔特,纽约著名律师大卫·达德利·菲尔德,《纽约论坛报》的贺拉斯·格里利登社会知名人士,以及一些德高望重的国会议员。辩论会上,亚伯拉罕·林肯和史蒂芬·道格拉斯你来我往、唇枪舌战。他们的精彩表现不时赢得台下选民的一阵阵喝彩声。辩论会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沉着冷静的林肯和巧舌如簧的道格拉斯难分伯仲。这时,《纽约晚邮报》的一位记者向他俩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如果让你自己投票,你会把你的选票投给谁?”听到这个提问,台上台下的人顿时全沉寂了下来,人们都好奇地盯着林肯和道格拉斯这两个几乎是势均力敌的总统候选人,等待着他们各自的回答。静默了一分钟,史蒂芬·道格拉斯首先回答。他含蓄而不失礼貌地说:“对于这个问题,我无法站在这里回答,也拒绝回答。”听罢史蒂芬·道格拉斯的回答后,林肯跨前一步,微笑着充满自信地说:“我会把这一票投给自己,投给亚伯拉罕·林肯,因为没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林肯的回答余音未落,会场内响起了排山倒海的掌声和喝彩声。几天后,选举正式开始,众多的选民们纷纷把选票投给亚伯拉罕·林肯,对于一个充满自信并且敢于肯定自己的人。那一年,他终于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16届总统。要别人信任自己,就必须敢于自己肯定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能信任的人,谁会去信任他呢?当选总统后,曾有记者采访他问:“您一生总是失败,而您现在终于如愿当选上总统了,您对自己的一生怎么评价?”林肯笑了笑说:“幸运总会光临那些永不放弃的人。在失败废墟上成功的人更伟大。对于我来说一生成功两次就足够了。

 

(四)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四川考生

人之一世,殊为不易。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痛苦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笑对痛苦,“长安市上酒家眠”;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的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在竞争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里,挫折无处不在。若因一时受挫而放大痛苦,将会终身遗憾。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清风,让它从你的耳边轻轻吹过;遭遇挫折,就当它是一阵微不足道的小浪,不要让它在你心中击起惊涛骇浪;遭遇挫折,就当痛苦是你眼中的一颗尘粒,眨一眨眼,流一滴泪,就足以将它淹没。

遭遇挫折,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看见蓝蓝的天,白白的云,青青的草,你嘴角边还会有甜甜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