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8课-《哪吒闹海》-万向思维

 (一)哪吒闹海

    从前有一位大将军叫李靖,皇帝派他镇守东海边的陈塘关。

    李靖有个儿子叫哪吒。哪吒刚生下来的时候,天上下来一位神仙太乙真人,他对李靖说恭喜你添了一个男娃。这个娃娃很了不起,让我收他当徒弟吧。” 太乙真人拿出一个镯子、一块手帕,交给李靖,说这是我给徒弟的礼物,这镯子叫乾坤圈,这手帕叫混天绫。”

    哪吒七岁那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哪吒来到东海边洗澡。他拿出混天绫在水中一浸,海面晃了一下;又用混天绫在水中一搅,海上掀起了大浪,把东海龙王的水晶宫震得东摇西晃。

    龙王正在龙宫里睡午觉,突然感到天摇地动,连忙叫他的儿子敖丙带上夜叉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敖丙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用手中的红手帕搅起了一个又一个大浪。敖丙又气又急,对手下人嚷道:“快去,把那个小孩儿给我杀了 ! ”夜叉举起斧头,对着哪吒就劈。哪吒连忙闪开,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正好打中夜叉的脑袋,一下子就把夜叉打死了。

    敖丙一见,大叫一声,举起手中的枪,向哪吒扑去。

    哪吒轻轻一跃,跳到了半空,叫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胡作非为?

    敖丙傲慢地说:“我是东海龙王的太子!你搅翻了我们的龙宫,又打死了我家夜叉,我现在就要你的命!

    敖丙说完,举枪就刺。哪吒让了他好几次,敖丙就是不放过,卷起一阵又一 阵的巨浪扑向哪吒。巨浪把海边的许多村庄都淹没了,冲垮了房子,冲走了牛羊,冲毁了庄稼,村里人纷纷四散逃命。

    哪吒十分着急,把混天绫朝敖丙一扔。混天绫化成一团团火焰,把敖丙紧紧围住,让他怎么也逃不掉。哪吒又抛出了乾坤圈,一下子就把敖丙打死了。

    龙王听说自己的儿子被打死了,又气又急,怒气冲冲地赶到将军府,恶狠狠地对李靖说:“你生的好儿子,竟敢打死我的太子,快让你儿子来偿命!

    哪吒听说龙王来了,就出来对龙王说:“是你儿子不讲道理。他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杀我,还发大水淹了好多村庄。我让了他好几次,最后没法子了,才用乾坤圈碰了他一下。谁知他那么不经打。”

    龙王咬牙切齿地说我的儿子能让你白白打死吗?我现在就要你的命,为我儿子报仇。”

    龙王伸手就向哪吒抓去。哪吒轻轻一闪,龙王扑了个空。龙王摇身一变,化作一条巨龙,张牙舞爪地向哪吒扑去。哪吒拿出乾坤圈,往龙王身上轻轻一打,疼得龙王龇牙咧嘴,又去揭龙王身上的鳞片,痛得龙王连声求饶。

    哪吒说我可以饶你。我问你,你儿子是不是罪有应得?

    龙王说:“是,是。”

    哪吒又问:“你还敢不敢要我给你儿子偿命?

    龙王说:“不敢了。”

    哪吒这才放了龙王。

    龙王一面逃,一面恶狠狠地说:“你等着吧!我要请南海、西海、北海的龙王一起来,把陈塘关变成汪洋大海。”

    这个东海龙王,真的请了南海、西海和北海的龙王,带着许许多多虾兵蟹将 来了。龙王们二话不说,翻滚着巨浪,向陈塘关扑来。海浪翻过城楼,淹没了城里的房屋。人们纷纷爬到屋顶上,哭爹喊娘。

    眼看着海水越升越高,再这么下去,陈塘关的百姓都会葬身大海。哪吒挺身而出,对东海龙王说打死夜叉的是我,打死太子的也是我,把你打翻在地的还是我,跟陈塘关的百姓没关系。我一人做事一人当,你放过他们。”

    龙王狞笑着说:“要我放过百姓可以,不过,我要杀了你,为我儿子报仇。”哪吒说:“不用你们动手,我自己来! ”说完,抽出宝剑就自杀了。

    四海龙王见哪吒死了,也就收回大水,退兵回去了。

    太乙真人听说哪吒死了,不慌不忙地到荷花池里摘了荷叶、荷花,又挖了几 节嫩藕,摆成人的样子,大声叫:“哪吒!哪吒!快快起来! ”那荷叶、荷花和嫩藕马上变成了哪吒,他揉揉眼睛坐起来,好像刚刚睡醒。

    师傅又给了哪吒两件宝贝:一支火尖枪,两个风火轮。哪吒手提火尖枪,脚踏风火轮,走起路来就像飞一样,他的本领更大了。

 

(二)后羿射日

(冀教版第五册)

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都住在东方一个名叫旸谷的地方。在旸谷的中央,长着一棵几千丈高的大树,名叫扶桑。十个太阳白天玩耍,夜间便住在扶桑树上。

按照规矩,每天要有一个太阳到天空中工作,给世界送去光和热,每十天轮一次。

世界多么美丽呀!有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河流,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草……可惜的是,每个太阳十天才有机会到天空一次。

这些太阳都很顽劣。有一天,它们竟然一齐离开旸谷跑到天空中。这一下,大地被太阳烤得发了白,庄稼晒枯了,河水蒸干了,人们只好躲进山洞,一步也不敢迈出来。

人们的首领尧出来恳求太阳立刻离开,可是太阳们谁都不理睬。

后羿是天上的一位勇士,他看到人们在炎热的太阳下苦苦煎熬,非常难过,于是带上一把红色的弓和十支白色的箭,来到人间。十个太阳在天空中走来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得快要着了火。后羿看了,立刻搭上了一支箭,拉满了弓,嗖的一声向一个太阳射去,一个火球应声落了下来。其余九个见势不妙,急忙逃走。可是后羿的箭射得又快又准,在“嗖——嗖——”的箭声里,太阳一个个落下来。当后羿从箭筒中抽出最后一支箭时,尧连忙按住他的手说:“太阳对人间是很有用的,太多了才会带来害处。留下这最后一个,让它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吧。”后羿听了点点头,把弓箭收了起来。

九个太阳一死,大地立刻恢复了正常。人们纷纷从山洞里走出来,继续进行生产劳动。

大家都很感激后羿,希望他留下来。后羿答应了,就在人间住下来了。

 

 

(三)夸父追日

(人教版三年级)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名叫夸父的巨人。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接着就是漫长的黑夜,直到第二天早晨太阳才又从东方升起。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宽。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树上味道鲜美的桃子,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使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行。

 

 

(四)神话:人类最早的故事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一个民族渐渐发展了,就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解答。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荒诞不经的神话。可是,远古时代的人类信之不疑,不断地进行不自觉地阐释和发挥,并代代相传。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类的宇宙观,是用来解释天地形成、人类万物产生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这一类的神话,甚至还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中国、希伯来民族和古希腊的造人神话,均认为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

“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的产生,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数量最多的是“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就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的神农、黄帝、尧、舜、禹、后稷等。

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现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其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早为人熟知。《淮南子》《列子》《风俗通》《述异记》和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

西方的神话则更加丰富了。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古罗马神话多是承袭希腊神话的,只改了人名。其中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如宙斯的残暴,很像人间的君王。古希伯来神话源于《圣经·旧约》。《世界最初的七天》《亚当与夏娃》和《诺亚方舟》故事,都取自其第一篇《创世记》,内容都与希伯来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有关。上述神话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