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3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扫码拓知识

白居易/袁枚/白莲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袁枚】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外调江苏,先后于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为官政治勤政颇有名声,奈仕途不顺,无意吏禄;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嘉庆二年(1797),袁枚去世,享年82岁,去世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倡导性灵说,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主要传世的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可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白莲】

 

白莲,江西省石城县、宁都县、广昌县,永丰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广昌县自古以来就被称为“莲乡”,石城县被评选为“中国最美莲乡”。白莲的种植和加工历史非常悠久,品质突出,具有色白、粒大、味甘清香、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炖煮易烂、汤清肉绵等特点,是药食共用的优良保健食品。历来被称为“贡莲”,为“莲中珍品”,一直畅销海内外。

莲花根据花瓣数的多少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等三种类型一般莲品种绝大部分为单瓣花型,少数为半重瓣花型。

莲花的颜色有白、爪红、粉红、红、玫瑰红等。花托呈漏斗形、杯形或喇叭形,黄绿色。

白莲的果实又叫莲子,系子房发育而成,为坚果,形状有椭圆形、卵形及卵圆形。未成熟时呈青绿色,老熟后呈棕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