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五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北大荒|秋天|热闹非凡

【北大荒】

“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的北部是气度不凡的小兴安岭地区。西部是松嫩平原区。

这里并非自古以来就荒凉无人开垦,曾经击败辽与北宋的女真人就在此生存发达。清朝时满人大量入关,俄国势力趁虚进入;加上清王朝为了巩固祖先的龙脉,严禁汉人进入东北地区,使得边境千里人迹少见。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20世纪5070年代曾组织复员转业军人、农民、知识青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成立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又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已建成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如今称之为黑龙江垦区或北大荒集团,北大荒已变为北大仓。但由于过量开垦,使湿地面积减少了80%,大量稀有动物失去栖息地。

现今国家已经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退耕还林,并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三江平原的荒地。千里沃野上,北大荒人耕种的小麦、大豆、玉米成方成片,一望无边。

 

 

【秋天】

秋季,一年四季的第三季,由夏季到冬季的过渡季,阴历为7月到9月,阳历为911月,天文为秋分到冬至。气象工作者研究物候学标准是:炎热过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在22度以下时就算进入了秋季,低于10度时秋季结束。

从中国秋始日期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是中国东部秋始来得最早的地方。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不断侵入,但势力不是很强,常在中国北方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华西常有绵绵秋雨出现。秋季的气温会逐渐下降,但是一般较冬季缓慢。由于干湿状况的差异,不同地区会出现阴冷多雨,或干燥凉爽的气象状况在较冷的深秋,由于昼夜温差大,白天蒸腾的水汽会在夜间凝结,或为露,或为霜。

 

秋天的雅称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如北宋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就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句子。“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当然,秋天来了,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叶子黄了,果实成熟大多也是金黄色的,正所谓“立秋十天遍地黄”所以,称秋天是“金秋”再合适不过了。

爽节:进入秋季,北方冷空气不断侵入,但势力不是很强,常在中国北方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

 

热闹非凡

1.解释: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非凡”是出色的或突出的,不同于一般的意思。

2.近义词: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嚣杂乱。

3.反义词: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冷冷清清:形容冷落寂寞。

综合拓展:

【关于秋天的一些诗词歌曲】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唐·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儿歌《秋天是什么颜色》

 

我问小草,

小草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

我问枫叶,

枫叶沙沙地告诉我说:“秋天是红色的。”

我问菊花,

有一朵白菊花告诉我说:“秋天是白色的。”

我问松树,

松树大声地告诉我说:“秋天是绿色的。”

我问大地,

大地骄傲地告诉我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