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目标 小小辩论会
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了解到大自然的可爱的生物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由于我们人类的活动,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地方变得更加美好了,有的地方却变得非常糟糕!那么,你觉得它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交际提示:
1.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确定立场。
2.通过调查、搜集和了解,要有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资料。
3.辩论时注意技巧和语气。
小作家范文
在辩论会的基础上,围绕“变化”来写一个地方的变化。 可以是“……变……”,可以写“校园变美了”“荒山变绿了”“河水变浊了”“蓝天变暗了”。
写作前思考:这个地方以前是什么样子的?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可以运用对比的写作方法来行文。
动笔之前,先看看同龄小伙伴的例文吧!
家乡的变迁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回乡下老家。
一进村口,我就看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从村前缓缓流过,溪水清澈见底。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们三五成群在树荫下聊天,小伙伴们则在院子高高兴兴地玩耍,院子里,不时传来鸡啼声和鸭叫声。
饭后我在院子里玩耍,我发现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圆石柱。我感到很好奇,于是问爸爸这是什么,做什么用的。爸爸拉着我的手,坐在圆柱上说:“这叫石碾。以前村里人用它碾谷子、碾玉米,过年时还用它磨豆腐呢。除了这些用处,平日里它还可以当饭桌……”
接着,爸爸给我讲起他小时候的生活:
爸爸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爷爷奶奶要养活七口人,家里人吃的是木薯粥、红薯汤、玉米糊,极少能吃上米饭。煮菜也只能放很少的油,更不用说能吃上肉了;过冬每人只有几件打补丁的衣服,住的是两间低矮的泥瓦房。全村没有一辆自行车,通向村外的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直到七十年代末,祖国改革开放,实行分田到户,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副业越搞越好,农村生活才逐渐有了改善。特别是近几年,党中央又出台了农民免税新政策,实行了建设新农村政策,搞城乡清洁工程,农村生活和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所以,今天我们才看到这么美丽和谐、欣欣向荣的家乡……
听完爸爸讲完他以前的经历,我久久沉浸在今昔的巨大对比中:上辈人生活的困苦和艰辛是我们这代人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在今天的中国农村,是多么的幸福啊!
【点评】这篇文章注重表达技巧,语言流畅、简练。小作者由乡下老家的面貌说起,由石碾引出问题,然后又由爸爸的叙述,今昔对比表现出老家生活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之大。
校园变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短短几年时间,我们的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感叹不已。
校园旧貌换新颜,她以一副新的面孔呈现在每个人的面前,诠释着新时代的意义。
以前,我们每次刚一走进校园,就会看见一个简陋的锈迹斑斑红漆铁门,地上是凹凸不平的水泥路。左边是一个荒草地,荒草地上站立着两栋简陋的教学楼。右边是一片沙场,这便是我们的操场。
教学楼里的设备也破旧不堪:掉漆的讲台、生锈的黑板和残疾桌椅,时好时坏的电灯和风扇。到了冬天,北风呼呼,有时雪花被狂风挟裹着就窜进了教室。那时的教室和地窖一样寒冷。
那个时候,同学们很少参加外面的兴趣班和其他课外活动。因为没有这些老师和设施。我们仅有的活动场所就是那片沙地。没有跑到,没有绿化植被,活动的人一旦多了,“操场”就会变得烟尘滚滚、“硝烟弥漫”,我们也是苦不堪言。
这几年经过了大家的努力,学校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
现在,你一到学校门口,你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个既高大又漂亮的校门,上面的五星红旗迎风飘动。走进校园,一棵棵郁郁葱葱的大树马上映入眼帘;向前走,有一座小花园,小花园里有着精致的凉亭、假山、小池塘。各色花朵适时开放,那美丽的景色真令人陶醉。
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教学楼下,绿油油的草地像一块块地毯,草地上菊花争奇斗艳,把校园装点得更美丽。
再往前走,你会看到一个宽阔的大操场,操场铺有塑胶跑道。足球场绿草如茵,几对白色的篮球架仰着头,骄傲地立在那里。
风风雨雨好多年,我们的学校终于改头换面,成为新型的现代化校园。我为我们的学校的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点评】小作者先写以前的校园,再写现在的校园,紧紧围绕题目先后写了校门口、教学楼、操场等发生的变化,在对比中让我们感受到校园的巨大变化,表现出小作者对校园的赞叹与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