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文拓展
林则徐虎门销烟
黄德刚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候官(今福建福州)人。自幼勤学苦读,13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7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他历官14省,先后任监察御史、希政使、河道总督、巡抚、总督和钦差大臣等官职。他一生中最大功绩,是他领导和实践了反对列强侵略的禁烟抗英斗争。
早在1823年在江苏任按察使时,就曾下令秘访严拿勾结衙门差役、开设鸦片烟馆的土豪恶棍。1832年,他任江苏巡抚后,与两江总督陶澍“志同道合,相得无间”共商奏请严禁鸦片,自铸银币,缓征救灾,开浚河道,兴利除弊等等。1837年林则徐任两江总督,他继续开展禁烟运动。1838年,林则徐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政治眼光上书清廷:“鸦片流毒天下,为害其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皇帝为维护统治,接受了林则徐的主张。
1838年12月,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3月,他一到广州,便在两广总督邓廷祯等的积极协助下,雷厉风行地开展禁烟。他们大力整顿海防,倡办义勇,严拿烟贩,惩处受贿官员,并责斥英、美外国鸦片贩子交出鸦片。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结果,收缴鸦片近2万箱,在虎门当众销毁,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在广州虎门海滩上,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观看中国近代史上最大快人心的一幕,即虎门销烟。这次销烟使用的不是火,而是海水、生石灰和盐卤。事先,林则徐也曾试用过火烧,即用桐油与鸦片烟膏掺在一起焚毁,但此法即费桐油,又不彻底,有些烟膏会渗入泥土中,“瘾君子”仍可挖泥熬取。因此,林则徐经过调查得知,鸦片在熬制时如遇上生石灰和盐卤会变成无用的渣沫。于是他令下属在虎门要塞的海滩上,专门挖了两个大池,池底砌石,四壁打桩钉板,防止渗漏,并有涵洞与大海相同。鸦片销毁时,打开涵洞,将大池灌满海水,再洒入盐卤,然后把切碎的鸦片投入池中没泡半日,最后将一块块生石灰投下。霎时,池水沸腾,烟雾弥漫,鸦片被慢慢熔成废物。海水退潮时,打开涵洞,将池水放出,鸦片便宣告销毁。经过20天,彻底处理了由英美烟贩非法运入的237万斤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销烟后,林则徐曾给清廷上了一份奏折——虎门销化烟土一律完竣折,叙述了这次销烟的全过程,除林则徐具名外,尚有邓廷桢和怡良的名字,道光皇帝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知道了。”虎门销烟,使世界震惊,沉重的打击了英国侵略者,表现了我国的民族尊严和浩然正气,表明了中国人民的禁烟决心,揭开了我国近代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序幕。
民族英雄林则徐以其光辉的业绩,为后人树立了一座爱国主义丰碑。,林则徐诞生二百周年之际,我国曾发行J115邮票一套2枚,其中(2—2)为虎门销烟,邮票画面采用的是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右首的浮雕《虎门销烟》,向全世界人民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无畏斗志。
意大利的爱国少年
亚米契斯
一艘法兰西的轮船从西班牙起航,开往意大利的热那亚。乘客中有法国人、英国人、西班牙人和回国的意大利人。
船上有一个十一岁的少年,他是意大利的热那亚人。两年前,他被拐卖给一个马戏班,戏班的人将他带到了国外。他们打他,骂他,欺负他,逼他干重活,还不让他吃饱饭。他实在受不了这些人的虐待。在西班牙,他终于找到一个逃跑的机会,找到意大利驻西班牙的领事馆寻求帮助。在领事馆的安排下,他搭上了这艘船,回热那亚老家。
乘客们见到船舱里有这样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都非常奇怪,主动询问他的情况。少年本来不想说,见他们很关心的样子,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讲了出来。那些人听了,有的叹息,有的议论,还有一些人乘着酒兴,拿出一些硬币很响地扔在桌子上:“给你,拿去!”
少年低声道谢,从桌子上捡起了硬币。他的衣服太破了,他还想给父母买点什么,这两年他没有赚到一分钱。少年回到自己的铺位,躺了下来,拉上了帘子。
那些人继续喝酒、聊天,他们不再谈论少年的事,而谈起了他们要去的意大利。看样子他们并不是第一次到意大利去。他们先是抱怨旅馆不好,交通太差,后来越说越起劲,把意大利说成了世界上最糟糕的地方。
“肮脏的国家!”一个说。
“愚蠢的国民!”另一个说。
“可恶的……”第三个的话还没有说完,一旁的帘子突然拉开,一把硬币扔了出来,劈头盖脸地砸在这些人的头上、肩上。
热那亚的少年跳下床,站直了身子,大义凛然地说道:“你们侮辱我的祖国!我不要你们的钱!”
“两弹”元勋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几时从父亲口中尝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陷于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选择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当为稼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