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7课-《奴隶英雄》-万向思维

27*  奴隶英雄

 

奴隶|斗兽场|互相残杀 
奴隶
1.解读: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大部分权利也没有,是属于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和罪犯,也有从非洲等地方拐卖到奴隶市场的人。奴隶制一般出现在农业社会里。
世界很多不同地方以及历史上很多不同时期都有奴隶。今天,北非一些地方仍有奴隶存在。还有巴西至今仍存在着奴隶。
2.从奴隶到英雄的罗炳辉
毛主席革命路线,竟被撤职当马夫,但他相信党不会抛弃他。后重新被任命代理师长,在日伪顽三面夹击下百战百胜,成长为军队的一位杰出的指挥员;抗战胜利后,罗霄积劳成疾,在战斗的硝烟中溘然长逝。影片中的主人公原型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神枪屡建奇功,从马夫土司逼死他的未婚妻而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奴隶到将军》是上海电影制片厂《从于1979出品的一部剧情片。影片描写罗霄原是奴隶,因,凭他从小练就的升为副团长。在“剿共”第一线接触了共产党找到了光明,率部起义,成为工农红军师长。然而由于他坚持高级将领、同志。军事家罗炳辉
 
斗兽场
1.解读:是古罗马帝王建造的,让猛兽或人在内进行生死决斗的场地。
2.罗马斗兽场过去是大型的竞技场,现在是历史悠久的雄伟建筑。
古罗马斗兽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和罗马城的象征,是罗马古迹中最卓越、最著名的代表,是当今世界八大名胜之一。

斗兽场又名竞技场,也有人称它为露天大剧场。称它为斗兽场,是因为这里曾是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的地方。称之为竞技场,是因为场中可以竞技、比赛、歌舞和阅兵。斗兽场的全称叫“科洛塞奥大斗兽场”。“科洛塞奥”,语出意大利文,为“高大”、“巨大”之意。当年这里是罗马帝国暴君
尼禄的御花园,斗兽场建在一个小湖之中,因为湖边建有高120英尺的尼禄镀金铜像,罗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兽场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奥”。
公元80年落成,工程历时8年。公元3世纪和5世纪重新修缮。在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大兴土木,斗兽场的许多石块被挖去建造宫殿和教堂。此后又经过多次修整,才使这座古老而雄伟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斗兽场从始建至如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一般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了。场内看台共可容纳观众5万多人,底层地面有80个出入口,可确保在15分钟至30分钟内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斗兽场的建筑师究为何人,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有人认为可能是后来建筑多米斯亚诺宫的建筑师拉比利奥,但已无从查考。
 
互相残杀
1.解读:【解释】: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出处】:《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季龙十三子,五人为冉闵所杀,八人自相残杀。
2.《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自相残杀,要宽容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