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2课-《表里的生物》-万向思维

22  表里的生物

|钟表王国|声音|守时的美德

【钟表王国】

钟表业在瑞士有5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被称为“钟表王国”。钟表制造业是瑞士的传统产业。瑞士钟表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日内瓦,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其质量闻名,1601年创建的日内瓦制表协会,是世界首家钟表行业协会。在瑞士,钟表厂几乎遍布全国。世界名牌表大部分出自瑞士,国家钟表出口量素来居世界第一位。瑞士的确无愧于“钟表王国”的称号。

 

 

【声音】

1.声音的传播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都能作为介质。

但是真空就不能传声了。

 2.声音的传播速度

介质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就不同,一般遵循的原则:固体>液体>气体。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3.回声现象

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大的反射面(如:大山,大楼),将会发生反射。由于人耳的反应约为0.1s,所以当音量足够大,且反射面距离足够远时,就能听到回声了。

 4.有关声音的试验 

声音灭火

  如果我问你,失火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来把它扑灭。你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用水啦”。那我再问你,你是怎样熄灭蜡烛的?你也会毫不犹豫的说“当然是用嘴来把它吹灭啦”。你的回答是不错的。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我们最常用的灭火和灭烛的方法。可是我却是用声音来熄灭蜡烛的,奇怪吗?准备好一张硬纸、剪刀、胶水,我们来做一个声灭火器。其实它只不过是一个圆柱形的纸盒,这个纸盒的做法如下。先从硬纸上剪下一张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把它卷成一个直径约5厘米的圆筒,用胶水把纸筒的接合处粘牢,再从硬纸上剪下两个直径约6厘米的圆。在其中一个圆的中心处剪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小圆洞,然后把两个圆粘到纸筒两端把纸筒的两端堵住,使它形成一个圆柱形的纸盒。这就是声灭火器。不过你一定要把粘合处粘牢,千万不要使接缝处漏气。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固定在桌子上。然后用你的左手握住圆纸盒,把它拿到离蜡烛60厘米左右的地方,并且使盒盖上的洞对准蜡烛的火焰。用你右手的食指不停地弹圆纸盒的盒底。圆纸盒发出了“扑扑”的声音。不一会儿,你就会发现蜡烛的火焰被熄灭了。难道真的是声音把火给扑灭了吗?如果你还不相信,那你还可以多试几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你用力敲击盒底的时候,产生了声音,声音本身是一种波,而声波是有压力的。在这个压力的作用下,火焰便被“压”灭了。这就是声灭火器的道理。

 

 

  玻璃是混合物,其中有硅酸盐和大量的二氧化硅以及其他的杂质,所以不存在固有频率。但是对于石英玻璃,是有的,在20000*(1+8%)Hz之间。人的声带频率一般不高于2000Hz,因此很少能把玻璃振碎(共振),但是有些特殊的女高音,其声带频率可以达到和玻璃频率很相近的程度,从而振碎玻璃,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而且声音震碎玻璃要有前提,首先,人出的声音必须与玻璃的共振频率一致,而且,玻璃一定要存在这肉眼看不见的破裂和裂口,只有具备了这些所有的外部条件之后,再加上一点任自己的运气,用声音击碎玻璃是完全有可能的。

 

 

 

【守时的美德】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一个十分守时的人。他想要去一个名叫珀芬的小镇拜访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这一天他到达了珀芬小镇,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威廉先生那里,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一辆马车赶往威廉先生的家。威廉先生住在一个离小镇十几英里远的农场里。而小镇和农场之间,隔着一条河。康德需要从桥上穿过去。此时正是初春时节,河虽然不宽,但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时间,已经10点多了,他焦急地问:“附近还有没有别的桥?”。车夫回答:“有,先生。在上游的地方还有一座桥,离这里大概有6英里。”康德问:“如果我们从那座桥上过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农场?”“最快也得40分钟。”

  于是,他跑到附近的一座破旧的农舍旁边,对主人说:“请问您这间房子肯不肯出售?”农妇很吃惊的说:“我的房子又破又旧,你买这座房子干什么?”“你不用管我有什么用,你只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卖?”“当然愿意,200法郎就可以。”康德先生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对农妇说:“如果您能够从房子上拆一些木头,在20分钟内修好这座桥,我就把房子还给你。”农妇再次感到吃惊,但还是把自己的儿子叫来,及时修好了那座桥。马车终于平安地过了桥。一直等候在门口的老朋友看到康德,大笑着说:“亲爱的朋友,你还像原来一样准时啊。”

守时是一种美德。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不仅仅要注意不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要时时注意不能够白白浪费别人的时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是让自己无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能够轻松应对、游刃有余。一个守时的人,必将获得别人的尊重。

 

声音震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