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18课-《文天祥》-万向思维

18  文天祥

脍炙人口|大义凛然 |浩然正气
【脍炙人口】
1  解读: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意指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众人所称赞。【出自】: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
 2  成语典故: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俗名牛奶柿)。曾晰死后,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有一次,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可为什么父亲死后,曾参只戒羊枣,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所以他死后,曾参会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根据以上记载,后人引申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大义凛然】
1  解读:大义:正义;凛[lǐn]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形容为维护正义而显出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出自】: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近义词:临危不惧、正气浩然 反义词: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2  下面讲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大义凛然的故事: 闻一多面对敌人的枪口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浩然正气】
1解读: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出处:《金瓶梅传奇》第二回:铿锵[kēng qiāng]话语,浩然正气,使世贞为之所震,沉思良久,附耳低低说出一番话语。”大英雄岳飞的词就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的英雄气质:
《满江红》
岳飞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