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笑面对生活
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一种境界,境界依靠于磨练。
我时常想到微笑,不论面对怎样的冷风凄雨,不论面对怎样的不平与委屈,我都会想到微笑。
人生是一条河,漂浮是快乐,沉默也并不就是堕落。风是偶然的,雨是偶然的,人却可以将每个偶然好好地把握,将每一抹灰色变成亮丽。我们要学会在失意的时候送自己一份好心情,展现一个灿烂的笑容给蓝天,更给自己。
痛苦只不过是人生的点缀,生命如日盈亏,只要你相信,前面就是阳光,希望的纤绳系着逆流而上的帆,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岁月的磨砺,并不都是伤痕累累或垂头丧气,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敢于微笑的去面对,即使曾经失败,我也可以伸出真诚的手,笑语握别昨日的泪眼。
微笑是一种气质,气质得益于修养;微笑是一种境界,境界依靠于磨练。相逢一笑泯恩仇,桃花依旧笑春风,我自横刀向天笑;温情的笑,开怀的笑,无私无怨的笑……笑世间的冷漠,笑自己的愚痴和幼稚,笑他人的庸俗与褊狭……所有的善意和感悟都融泄在真诚的微笑之中。
活着并不是沉重的债务,爱也好,恨也罢,生命犹如旅行,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一程。每个人都是一片土地,可以生长自卑,也可以播种希冀。我们不要悲观的叹息,穿越时光的隧道,每个人又都行色匆匆,如同种子寻觅土地。撒下微笑的籽粒吧,纵然四季轮回千万遍,春之美丽也会在阶前陪伴你。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表情,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微笑于我们,就象是阳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给快乐者一个微笑,那是分享;给悲伤者一个微笑,那是安慰。微笑是黑夜里的星星,微笑是迷雾里的阳光,微笑是寒冬里的碳火,微笑是夏日里的冰凉。一个微笑,传递着快乐、真诚、信任、鼓励、欣赏、关怀或安慰,一个微笑,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一个微笑,让爱在空气中流淌。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不管一切如何,微笑着面对生活!高兴的时候,我对自己微笑,在微笑中让快乐渗透每一个细胞;悲伤的时候,我对自己微笑,悲伤便在我努力的微笑里渐渐地消了、散了、淡了;在挫折中,我对自己微笑,告诉自己,经历是一种财富,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更好;在得意时,我对自己微笑,告诉自己,其实什么事都要试过才知道,只要努力,许多事我都能做好。
清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心底给自己绽放一个微笑,给自己道声早安,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阳光,新的空气,新的雨露,新的花草树木,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好。
上班时见到同事,见到领导,别忘了展露一个最真诚的微笑。微笑感染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在微笑的环境中工作,那是一种愉悦的幸福;在微笑的心态下工作,有着不同寻常的效率。
晚上睡觉前,也要给自己一个最舒心的微笑,在微笑中洗涤忧伤,积聚甜蜜,给自己道声晚安,在微笑中进入甜美的梦乡。
我们在不断的微笑暗示中,学会对别人微笑,学会对自己微笑,学会对生活微笑,学会对生命微笑,学会对人生微笑。当微笑真正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的时候,那是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自信,是一种高格调的真诚与豁达,是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
当微笑真正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的时候,无论好坏皆坦然,无论成败皆精采。
微笑着面对人生,人生会因此更美丽
(二)掌声 一种真挚热情的鼓励
既然想要拥有一方自己的天空,那么延伸在我们脚下的就不仅仅是坦途,飘摇在我们头顶的,除了悠悠的白云,还有重重迷雾。
既然想与千里马并驾齐驱,那么又何必埋怨万里征途?
只有仰天长啸,扬鞭奋蹄,才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既然想耸立高高峰顶之上,那么就得勤奋努力,向上攀登,要有勇气,有决心。
是什么给你如此的动力,如此的豪言壮语呢?
是掌声,是掌声让我能够拥有自己的天空,是掌声让我能与千里马并驾齐驱,是掌声给了我攀登高峰的勇气。
掌声是无言的,是真挚的,是热情的,更是热烈的……
记得,那是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
演讲开始前几分钟,我还在为确保成功做最后的准备。
演讲时,我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反而更加紧张了,心跳得很厉害,只觉得两腿在颤抖着。
这时,全场肃静了,就连那河边潺潺的流水声,都能清楚可听,我的心更慌,只觉得这种悄然的静,静得可怕,我站在台上,一时呆住了,不知所措,很久没能说出话。
突然,一声清脆的掌声传入我的耳际,是他———校长在为我鼓掌,他沉稳而有力地击着掌,像清泉注入我的心头,似一种花的芬芳传入我的鼻中,如洪波激荡着我的心扉。
这掌声开启了我的思绪,在不知不觉中演讲结束了,掌声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地回荡。
掌声,是前进的动力,给了我面向人生顶峰不断探索的动力。
人需要掌声,它能给人以信心。
让我们击响掌声吧!
向着太阳,向着蓝天,向着白云,让它们来传递我们的心声!
(三)那个坐在路边为你鼓掌的人
小学时,我们是同桌,因为她个子比同龄人都矮,瘦瘦小小的,我总叫她“小不点”。那时我学习拔尖,她则属于中等生,我是焦点人物,她是被忽视和冷落的角色。大概因为这个原因,我总觉得自己高她一等,习惯对她颐指气使。她也总是仰望着我的样子,事事听我的。
整个小学阶段,她是我的影子,总是追着我的脚步跑。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后,她都会无限崇拜地说:“你真了不起,回回都是第一名!”我无限骄傲地享受着她崇拜的眼神。有时她问我“出水管、进水管”的数学题,我故意大声说:“这样的题很简单的!”她听了,非常真诚恳切地说:“你脑瓜聪明,当然觉得简单喽,我觉得好难呢!”她总夸我聪明,她的夸赞让我在学习上更加努力。我学习累的时候,想起她歪着头,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我说:“你真了不起!”于是,我陡然间多了一种力量,继续学习。
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中学,她以最后一名的成绩也勉强考上了。她欣喜地对我说:“多亏了你的帮助呢,要不是你在学习上这么帮我,我哪能考上重点中学!”中学阶段,她长得和我一般高了,可我还是习惯叫她“小不点”,她还是习惯跟在我身后。
我的成绩依旧很好,在班里仍然数一数二,她却总处在下游。不过她不灰心,依旧和我一起学习。我早起,她也早起;我抽空背单词,她也抽空背单词。虽然她的成绩进步不大,但她很乐观,总对我说:“你天生聪明,我跟你没法比。这个世界上,有人天生是英雄,还有人天生是为英雄鼓掌的。我呢,就当那个永远为你鼓掌的人吧!”她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仔细想想,我一路走来,她一直在我身边为我鼓掌,鼓励我更加努力,也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高中毕业,我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而她只上了一所大专学校。不过,结束了那种只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学习时代,她渐渐地表现出自己独有的优势。大学里,她崭露头角,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当上了学生会干部。毕业的时候,她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而且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如今,她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学们谈起她,都夸她多才多艺,一直很优秀。
我恍然想起,其实她的很多优点都是我望尘莫及的。她的字写得好,文章也写得漂亮。她唱歌好听,体育成绩也比我好。而且她为人宽厚,很受同学们喜欢。只是她很谦虚,从不肯张扬。
那个一直把我当成“英雄”,坐在路边为我鼓掌的人,其实一点都不比我差。芸芸众生,谁能比谁差多少?不过“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罢了,没有天生的英雄,更没有天生坐在路边为别人鼓掌的人。如果一个人肯一直为你鼓掌,那只能证明她的谦逊善良,真心希望你做得更好,走得更远,只要你比她好,你当她的英雄,她亦是心甘情愿的。人生如果能收获这样一份友情,得到这样真诚的掌声,该是多么难得和幸福的事!
“小不点”,你很了不起,该轮到我为你鼓掌了!
(四)我想让他们听到我的掌声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赛场外,有一位始终坐在轮椅上的观众,叫塔比雅。她来自利比亚,自幼失去了双腿,只读了5年的书,她现在是一家花店里的临时工,每个月只能赚到少得可怜的薪水。连行走都很吃力的她,却是一个十足的体育迷,无论是球类运动,还是田径运动,她都很喜欢。只要有机会,她就想方设法去看比赛。
今年七月,她毅然花掉了自己辛苦积攒的全部积蓄,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梦想中的伦敦。然而,近在咫尺的奥运赛场,她却无法进去。因为囊中羞涩的她,已买不起哪怕最廉价的一张进场观看比赛的门票了。对此,她似乎一点儿也不沮丧,因为他欣喜地发现,还有不要门票的比赛,比如马拉松。
为了能够挑选到一个最佳的观赏位置,她提前一周,摇着轮椅,顶着烈日,细心地探查了马拉松比赛的路线。确定了一处最佳的观看点后,她激动地舞动双臂,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鹰。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比赛开始前两天,她感冒了,吃药、打针,高烧依然不退。
怎么办?难道躺在病床上,通过电视看比赛?这个念头一闪,便被她掐灭了。她必须到现场去,尽管那天她发烧更厉害了,脸烧得通红,她仍没有丝毫的犹豫,服过药,便吃力地摇着轮椅早早来到选好的地点,准备为每一位从自己面前跑过的运动员加油。
第一批运动员跑过来时,她和周围的观众一同热烈地鼓掌、呐喊,仿佛自己阳一个健康无比、精力充沛的超级粉丝。
随后,一拨拨的运动跑过来,她不停地为他们鼓掌,热情而执著。
直到掌声欢送最后一名运动员从身边跑过,她才瘫软地倒在轮椅上,蓦然发觉自己高烧还没退,浑身烫得吓人。
一位记者惊讶地问她:“其实,你完全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全景的赛况转播,为什么非要带病亲临现场看比赛?”
她微笑着回答:“我想让每一个从我身边跑过的人,都能听到我的掌声。”
“这对他们很重要么?”记者仍然有些不解。
“这对我很重要。虽然我今生再也无法健步如飞,我却可以坐在路边,把我由衷的赞美,热情地奉上。”她一脸的自豪,仿佛胸前挂着金灿灿的奖牌。
我不禁想f到了台湾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知道,塔比雅的掌声并不响亮,对于那些飞跑的赛手似乎无足轻重。然而,那掌声是发自她肺腑的,是她对英雄由衷的赞赏,更是她对自己平凡生命的一种肯定。
伦敦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的名字,我很快就忘记了。然而,那个在轮椅上拼命鼓掌的穿红衣服的女子塔比雅,却被我深深记住了。隔着万水千山,电视机前的我,分明清晰地听到了她自信、热情的掌声,听到了一种生命从容、壮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