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
我是一只小蜜蜂。我们蜜蜂是过群体生活的。在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几千到几万只工蜂。我就是这千万工蜂之一。
我的母亲就是蜂王,它的身体最大,几乎丧失了飞行能力。这没有关系,它有千千万万个儿女,我们可以供养它,也算尽了孝道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蜂王可以产卵,它一昼夜能为我们生下1?5万到2万个兄弟。蜂王的寿命大约是三年到五年,在我们家族中它可以说是寿星了。
在蜂群中还有一种蜂叫雄蜂,它和我们大不相同,它“人高马大”身体粗壮,翅也长。它的责任就是和蜂王交尾。交尾之后,它也就一命呜呼了。?要说家族中数量最多,职责最大的还是我们工蜂。我们是蜂群的主要成员,工作也最繁重:采集花粉、花蜜,酿制我们的“口粮”、哺育我们的弟弟们、饲喂我们的母亲、修造我们的房子、保护家园、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别看这样,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弱小的,我们的寿命也只有六个月,就像天空的流星一样——一闪即逝,仅有一点儿时间去闪耀自己的光辉。
我们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勤劳的了。开花时节,我们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蜜是很难酿的,我们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一公里半,那么我们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看样子,我们的功业并不次于“阿波罗号”呢!虽然我们采蜜难,但每年一窝蜂都能割几十斤蜜。在广东的同族们一年四季都不闲着。如果动物世界也有组织的话,那么我们蜜蜂一定能获得“最热爱劳动奖章”。
也许您要问:在漫无边际的大自然中,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植物在哪里开花流蜜呢?告诉您吧,我们有很多“侦探”,派它们去侦察,回来再把结果告诉同伴,我们的“语言”就是舞蹈。
我们的家族就是这样。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必担心,我们还有兄弟,还有接班人。它们会像我们一样继续劳动。我们的家族就这样不断繁衍下去。
(二)蝴蝶
女儿出生在五月,正值草长莺飞。那天蝴蝶出奇的多,满天满地的飞舞。撞在行人身上,打在行人脸上,似乎触手可及。 蝶有黄白两色,放眼望去,就像朵朵盛开的山花在风中起舞,灵动而美丽。故此给女儿起名“明怡”,寄予幸福美好。
蝴蝶自古就有美好的喻意,不仅身形美,而且情色美。蝴蝶身上花纹美丽,舞动时绚烂无比,所以被誉为“会飞的花朵 ”。欣赏它,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使人感觉回归了自然。蝴蝶一生只有一个伴侣,是昆虫界爱情忠贞的代表,所以也被誉为“虫国佳丽”。
正因为蝴蝶象征着吉祥美好,所以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关于蝴蝶的诗句。唐李白的“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尘萦游子面,蝶弄美人钗。” 鱼玄机的“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梁简文帝的“复此为凤蝶,双双花上飞。” 宋张孝祥的“蝉蜕尘埃外,蝶梦水云乡。” 等,这些诗句,不但流露出作者对蝴蝶的喜爱,更寄予着诗人对美好的向往。
不仅是诗歌如此,其他的文学作品也有关于蝴蝶经典的记述。最著名的该是《庄周梦蝶》了。《庄周-齐物论》写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戚戚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大概意思是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快乐地飞舞,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一会儿醒来了,却还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庄周呢?——此故事真可谓哲思中不乏诗意和浪漫。这里大概取意于蝴蝶的逍遥闲适。
因为蝴蝶也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所以更有文人把蝴蝶写进了美好的传说,其中,家喻户晓的《梁祝》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越州女子祝英台貌美才高,女扮男妆去杭州求学。途中和芜州书生梁山伯相遇,一路搭伴而行,并在杭州同窗三年。期间形影不离,同床共枕。天长日久,英台对山伯产生了爱慕之心。只因山伯憨直,即便英台多次暗示,山伯终不解风情。学成欲归,英台点破,山伯方知她是女儿身。去祝府提亲,谁知祝父已把英台许配给了马文才,山伯心碎,一病不起。英台表示,生时做不了夫妻,死后也要合葬南山。不久,山伯病逝,葬于南山。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出嫁时途径南山,见到山伯坟墓,执意着素衣下轿祭拜。祭拜时,突然风雨大作,阴气森森,山伯坟墓竟然裂开一道缝隙,英台奋不顾生地跳了进去。坟墓合拢,两只美丽的蝴蝶翩然飞出,形影相随。
这只是传说,却寄予着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我也见过关于这个故事传说的蓝本,说祝英台其实是一个抗敌侠女,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当地一位叫梁山伯的书生因慕其名,编出这个故事。正因故事情节凄美动人,便不胫而走,风靡大地。
关于蝴蝶,流传的故事是很多的,云南大理蝴蝶泉的传说,内容也是凄美动人的。时下,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女子,情郎受伤在医院昏迷。为救情郎,她便答应牧师愿化蝶三年。情郎病愈后却辜负了女子。女子伤心欲绝,不愿再变回人形,而终身为蝶。
不论是《庄周梦蝶》典故的浪漫诗意,还是《梁祝》传说的凄美动人,如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蝴蝶的喜爱。在文学作品中写蝶,寄予的是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蝴蝶是美好的,它像一朵朵烂漫的山花点缀着大地;蝴蝶也是诗意的,像一个个浪漫的精灵,驱动着的优美的舞姿,舞动在山水间。惟此,我和所有浪漫而诗意的人们一样,对这些灵动而飘逸的蝴蝶,更是喜爱有加。
(三)非凡的蜻蜓
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不仅飞快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尤其是在变换方向时,仍可完成漂亮的飞行动作。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尔滑翔向前、回转,时尔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
它们在飞行中交配,常作结伴飞行,而最值得惊诧的是它们的飞行耐力。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上(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作片刻休息。有些蜻蜓擅长旅行,它们可飞越几千万公里,从某一大陆飞往另一大陆。
蜻蜓具有异常发达的翅肌和腹背面的气囊,囊内贮有空气,可调节体温,也是使之毫不费力地停留在空中的奥妙所在。正如保罗·罗贝尔所说:“这就是为什么昆虫能够轻松自如地在空中飞行如此长的时间,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在有阳光时飞行的缘故吧!否则,一旦气温下降,它们的比重就会增加。”
蜻蜓发达的头部和那更为发达的眼睛构成了真正的头盔,使它们能观察周围的一切。蜻蜓的复眼中有一二十个到三万个单眼,每一个眼与“脑”的神经末梢连接。这就给我们解释了蜻蜓捕食的高超技能,以及其他捕食者难以接近它们的原因。另外,它们有连着前胸的细长的颈,通常缩在头部后面,所以蜻蜓的头部异常地灵活。
蜻蜓凭着自己高超的飞行技能,有力的咀嚼口器和其他特点,无疑已成为一种可与鸟类中的猛禽相比的可怕的捕食昆虫。那么,它们究竟以何为食呢?它们在飞行中捕食活的昆虫,主要是虻、苍蝇、蚊子,也吃蝴蝶。它们似乎十分害怕具毒腺的昆虫,如蜜蜂、金龟子等。蜻蜓也相互吞食,尽管这并不普遍,但毕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
蜻蜓如此善于飞行,而它们的幼虫(称水虿)却只能在水中成长:独特的“脸盖”使这些水虿(chài)成为池塘中的一霸,腹部尽头的鳃是供其呼吸的器官。蜻蜓由水虿变为成虫要经过多次蜕壳,少者七次,多者达十五次。此时,蜻蜓开始离开水面,告别昨天的水栖生活,开始真正的空中生活。
在通常情况下,蜻蜓的生命周期为一年,成虫一般活到春末或夏季,而它们的卵则可以度过秋冬,直到第二年的初春。欧洲地区的蜻蜓一般每年繁殖二代。有些种类的蜻蜓的生命周期可长达三年四年,甚至五年。
那么,蜻蜓的天敌是谁呢?事实告诉我们:在生命的大千世界中,任何肉食者对比它更强大的对手来说,终究只能是牺牲品。比如:鱼,尤其是鳊鱼、鳟鱼、鲈鱼都捕食蜻蜓的幼体,而对于雌性成虫来说,它们到水中产卵的时候,也有可能遇到这些剋星。
青蛙和鼩鼱(qújīng)似乎也偏爱捕食蜻蜓,蹼足类、涉禽类也都把正在孵化中的水虿作为主食,而成虫则常常遭到隼的追捕。
众所周知,鸣禽类中的翠鸟最善捕食蜻蜓幼体,保罗·罗贝尔写道:“我在翠鸟的胃里,发现了八条正在羽化的幼体。这种漂亮的翠鸟也把蜻蜓的成虫带给自己的孩子,在它们的鸟窝里经常可以发现不少的翅膜和家宴的剩餐。”
昆虫类中的斑蝥、水边蚂蚁、龙虱以及灰蝎蝽也会向蜻蜓发起进攻。
在欧洲上空飞翔的蜻蜓有几百种,在热带地区,在亚马逊河源头,在喜马拉雅山脚下,有成千种!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蜓几乎无处不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