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0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作者:滕明道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biàn)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cún)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chēng)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tān)的摊贩(fàn),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zuō]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tài)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yōu)闲地在街上溜[liū]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shèng]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zhuài)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rǎo)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朗读指导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边读边想象,要充满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