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
1985年10月长征火箭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
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
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04秒,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在酒泉发射;神舟八号2011年11月1日在酒泉发射;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在酒泉发射;神舟十号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发射。
植物变异
指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引起的植物的生态、形态甚至遗传特性的发生变化。变异是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由于土壤污染而引起植物的变异有以下几种表现,如植物逐渐变异最终演化为新的生态型;植物的器官及其形态变化如缺少花瓣或出现缺刻;花颜色的变化;还有的植物个体变成矮小态和硕大态类型。大气污染物质如过氧乙酰硝酸酯能使被害叶子停止生长,出现畸形等症状;SO2、Cl2、O3、多环芳烃等引起的花叶症,也就是叶的颜色和形状发生改变等。利用植物的变异可指示环境污染的范围、性质、程度及其效应等。另外,利用那些变异后能适应在有毒矿床和冶炼废渣上生长的植物和所形成的植被,来改善和恢复被破坏了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