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6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天安门

1.介绍

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了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成为举世瞩目、令人神往的地方。

义勇军进行曲

1.介绍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2月2日,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歌曲内容是号召人民奋起抵抗入侵者,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1949年9月27日成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义勇军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2014年2月2日,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79周年纪念日。

2.聂耳的革命与音乐故事

   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云南玉溪一个贫苦的中医家庭。他自幼生性活泼,除了在校认真读书外,对音乐、戏剧、文学、美术和体育都有着广泛的爱好。1918年,聂耳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他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

  聂耳上中学时,正值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时期,中共云南地下党在学校开展工作,传播革命思想。聂耳从15岁就开始读马克思的论著,还写了不少读书笔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昆明也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1928年3月28日,聂耳亲眼目睹了共产党员赵琼仙老师英勇就义的情景。同年,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团省委负责人李国柱的领导下,参加了印刷散发传单、上街游行示威、到监狱里探望革命志士等活动,这使得他在血与火的斗争中不断成长。 

  聂耳从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毕业后,进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

【阅兵】

1.介绍

    阅兵,是对武装力量进行检阅的仪式。通常在国家重大节日、迎送国宾和军队出征、凯旋校阅、授旗、授奖、大型军事演习时举行,以示庆祝、致敬,展现部队建设成就,并可壮观瞻,振军威,鼓士气。

    阅兵,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委员及团以上部队军政主要首长或者被上述人员授权的其他领导和首长实施。通常由1人检阅。

    阅兵形式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通常进行两项,根据需要,也可以只进行一项。

2.四种阅兵模式

    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其阅兵形式也有所不同。大体从形式上可分为苏式阅兵、英式阅兵、法式阅兵和美式阅兵四种,以下为采用不同的阅兵形式的部分国家:

苏式阅兵

    主要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及原华苏式阅兵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古巴、利比亚、伊拉克、越南、蒙古等。其特点是场面及气势在4种阅兵模式中最为隆重宏大,徒步方阵受阅时采用德式正步,显得特别整齐划一;侧重于展示本国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在四种模式之中最能体现阅兵震慑敌对国家或敌对势力的本来意义,故此往往最能够吸引国际舆论的关注。

英式阅兵

    主要是英国、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埃及等英联邦成员国,其特点是受阅部队的方阵及队列行进基本上继承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侧重于缅怀本国军队过往的光荣历史,阅兵式上会出现很多早已淘汰的兵种及武装备,部分方阵官兵会穿着老式军服受阅。

法式阅兵

    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典等欧洲大陆国家,其特点是士兵走正步时的步幅比英式阅兵小,对车辆方阵的编排带有较强的艺术气息。

美式阅兵

    主要是美国、 韩国、 菲律宾等,其主要特点是娱乐性、表演性和商业性在四种模式中最强,犹如一场精彩热闹的武装大游行或狂欢节仪式;且士兵受阅时只走行军步伐,不走正步。

3.阅兵之最

1法国最国际:邀请国外士兵打头阵

2俄罗斯最壮观:规模和质量高出一筹俄罗斯每年苏式阅兵5月9日都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3美国最轻松:排斥大规模阅兵

4日本最分散:海陆空“各自为战”

5印度最多元:既有特技又有武器

6德国最低调:反思战争不阅兵 

7英国最传统:延续古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