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2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岩石

1.介绍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稳定外型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而成。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其中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古诗《三岩石》

三 岩 石

杨  修

萝蔓藤花岁自添,露痕还似雨痕沾。
莫将废苑为间地,犹可岩岩作具瞻。

【葛振林

1.介绍

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党城乡喜峪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易县的“反扫荡”战斗中,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当手榴弹、子弹全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葛振林和宋学义被山腰上的树挂住。

2.葛振林的感人故事

                                   一生勤俭感动无数中国人

葛振林从不以英雄自居,他一生勤俭节约,安守清贫,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葛老的家,是一个很平常不到120平方米的四合院,坐落在衡阳市警备区旁边。室内布置陈旧,一位“革命老人”的红匾和镶在镜框里的老照片特别引人注目,可是却找不到一些时新的电器、家具,与院外的繁华形成强烈的反差。室内有一个七、八平方米的书房,极为简朴,一个旧式书柜中,整齐地摆着马列主义文集和军事书籍,书桌边唯一显眼的是一张崭新的真皮沙发,但葛老一直舍不得坐。旁边放着一张破旧的藤椅,已经松了架,椅子破了几个大洞,但葛老仍舍不得丢,他“缝缝补补又三年”,一直坐在这张藤椅上读书看报,这一坐就是40多年。葛老离休后,他的衣着十分朴素,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经常是穿了又穿。

葛振林一生十分勤俭,在衡阳中国人民解放军169医院住院期间,天气寒冷,护士怕他感冒,打开了空调,葛老便关上,护士趁葛老睡了,便又打开。从此,葛老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伸出颤抖的手去试探,看空调有没有热风,如果有热风,他又去关上;有时护士见外面的阳光较暗,便开室内的灯,护士刚打开,葛老便关上。

他深情地对护士说:“国家还不富裕,我们要节省每一度电,每一分钱,支援国家建设。”

居高临下

1.释义

居:站在处于;临:面对面临。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亦形容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或傲视他人。

2.高屋建瓴和居高临下的区别

    高屋建瓴的意思就是站在高屋顶上往下倾倒瓶里的水,由上而下,势不可挡。而高屋建瓴和居高临下不同的是,前者表现了一种气势,是一种动态充满活力的感觉。此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刘邦和他的大夫田肯。

    话说在刘邦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有人向他报告楚王韩信暗地里正准备造反。他赶快召集文武近臣商议对策。这时,谋士陈平对刘邦说:“陛下假说到云梦泽去巡视,并在陈地会见各个诸侯。陈是楚的西界,韩信得到陛下巡视的消息,一定会去陈地迎接的。当韩信拜见陛下的时候,只要有一位武士就可以把韩信捉住。”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果然轻易就捉住了韩信。刘邦非常高兴,于是在当天颁布了大赦令。大夫田肯乘着道贺的机会,对刘邦说:“您捉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这是我们应当庆贺的大事。(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成语高屋建瓴的意思即由此演变而来。这句话意思是说关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胜于他国;土地广阔,有千里之远;兵员众多,占天下百分之二十。由于地势优越,如果派兵去攻打诸侯,真好比是站在高屋顶上往下倾倒瓶里的水,由上而下,势不可挡。故事中的田肯被赏赐了五百斤黄金,五百斤黄金的代价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成语。

    这个词除了形容气势外,还可以形容人的观点或者论点十分透彻,着眼点高,论证得全面。比如“刘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对我厂的现状分析得非常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