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开

首页

第28课-《倍速学习法》-万向思维

 类文阅读

舞台上下·小大人儿

白桦

    我在年轻的时候,很爱看京戏,交了不少京剧界的朋友,从程砚秋、李少春到言慧珠、关肃霜……我还特别爱看没出科的戏校学生们的演出,那些小大人儿在台上非常严肃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各色人等;我总在猜测:他们理解他们扮演的人物和唱词吗?妙趣横生的《双下山》,一僧一尼,都不超过14岁,他们懂得一背一负的情愫吗?一个16岁的姚期在听到姚刚压死了丈国,无限惊骇之后唱出那段著名的唱腔沉郁苍凉,他理解这段唱所反映的复杂心情吗?特别是当我看过某一届学生实习演出《白蛇传》之后,这种猜测就更急切了。因为许仙而“柔肠寸断”的白娘子被一位小演员的唱、做、念、打表演得情真意切。舟中借伞时的千种柔情,法海金钵下的绝望和挣扎……深深地打动了我。为此,我问过他们的导师,著名京剧演员、杰出的戏曲教育家王瑶卿先生。他告诉我:        

    这个学生很幸运,经常可以看到前辈大师的演出,甚至还能得到梅兰芳先生、程砚秋先生的厚爱、指点,特别是他们的老师兼导演李紫贵先生的细心教导,前辈大师把他们自己的师承和终生艰辛创作所得都给了她,她只是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照葫芦画瓢,刚刚画出个样儿来。当然,她的条件不错,也勤奋,也有点悟性。依我看,还差的远呢!如果一个学生把祖宗八代的玩意儿半半拉拉,就可以混碗饭吃了;如果学到个七七八八,就能成个角儿;但想成为一代名伶,就没那么简单了,从里到外,既是祖师爷们的,又是自己的;靠一点点悟性就很不够了。

    后来我在舞台下也结识了这位小演员,才知道她天生稚嫩,读书不多,也不谙世人情,知道的都是小学友们的磕磕碰碰,距离情爱很远……因而是我更加理解王瑶卿先生的一席话。舞台下的小演员绝不可能和舞台上的白娘子简单的统一起来。当她换上戏装,在锣鼓声中走出台口的时候,她已经不是她了,在她的声音、舞姿、眼神的许多瞬间都闪烁着大师们的华彩。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往日的小演员后来真的成了很有名的角儿,没有辜负王瑶卿先生和李紫贵先生的期望。

裴艳玲的童年生活

  裴艳玲,作为优秀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恐怕妇孺皆知了。目睹她闪光的舞台艺术,不禁油然生羡;然而,人们是否知道,她曾历经了执著求艺、艰苦练功、志惊剧坛的童年生活?

  1947926日(农历八月十二日),一个女婴在肃宁县傅佐村西北角一个农家小院里呱呱坠地,因为这孩子的爸爸很讲信义,街坊“老秀才”给孩子起名叫“信”。她就是后来的著名女武生、被称为“国宝”的裴艳玲。

  艳玲的爷爷裴老曙,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辈四人,最小的是爸爸裴聚亭,小名裴园。他性格倔强,爱戏成癖,不经排练即能串演“钻铡刀”的惊险绝技,是远近闻名的京剧武生。

   她爸爸经常带着她到高阳、安国等县剧团搭班演戏。小艳玲啥戏都听,看了就学。开演前,台上一“打通”,她在台下就欢了;打“飞脚”、跑“虎跳”、蹿“小翻”、拧“旋子”,后来,还能背诵好多戏词,会不少唱段。日久,连板眼也都学懂了。一次,她跟着母亲在台下看爸爸演戏,中间有一段演得不够板眼,小艳玲指着台上大声说:“娘,你看俺爸爸又没板咧!”袁喜珍忙用手去捂她的嘴,同时照她后背来了一巴掌。得到警告之后,小艳玲才委屈地停止了评论。

  小艳玲的确天赋过人。不少看过的戏,她能把戏路、程式、台词,如数家珍地背诵过来。她还能模仿武生、老生、老旦的戏,有些动作不得很像,叔叔伯伯们经常夸奖她,提议“让她学戏”。可裴聚亭却说:“我受了半辈子苦,不能让孩子再受这个罪。”

  但一个偶然的机遇,使艳玲跨进了戏剧艺术殿堂之门。

  那是1952年秋天,父母随盐山县京剧团到山东省无棣、阳信、惠民、淄博等地演出。一次,在淄博市淄川区红山村演出《金水桥》。继母袁喜珍扮演银屏公主,一些演员化好妆了,琴师开始定弦,准备放通鼓。突然,演秦英的演员得了盲肠炎,疼得直叫。此时,台下黑压压的观众见迟迟不开戏,不住呐喊。谁来救这个场?派这个说不会,派那个说演不了,剧团领导急得团团转。这时,小艳玲闯过来天真地说:“我来!”

  人们的目光集中在这个的仅五岁,身高不足一米,留小分头的“假小子”身上。裴聚亭说:“一个小孩子从来没登过场,演‘砸锅’就坏了!”剧团领导说:“没法的法,先试一试吧!”于是,母亲与她对词,结果一句不错;接着吊唱,一唱就入了弦。人们忙给她勾脸,着装,服装肥大就折进一截。

  出场随着一声“母亲”的叫板,她接着唱道:“母亲不要哭嚎啕,听孩儿把话说根苗,我父功劳谁不晓,杀死个卖国贼不犯律条!”

  这一唱,把台上台下都震住了,观众都为她鼓掌,叫好!以后的一招一式,纹丝不乱,居然像一个颇富经验的老演员。后台的演员翘着大拇指对裴聚亭说:“这孩子真是天才呀!赶紧培养培养,将来了不起!”父母也觉得艳玲是块“好料”,打算让女儿学旦行。

  小艳玲跟继母学几出旦角戏,没黑没白地学,还真见出息。没几天演《算粮》时,她扮小丫环,继母给她一块手帕上场,唱到“老夫人为你眼哭坏呀”时,用手帕轻轻擦眼,惟妙惟肖,全场一片叫好声。

  但是,艳玲最爱的武生戏。爸爸经过反复考虑,终于迁就了女儿意愿,决定先从“老生戏”入手,亲自教她一出《徐策跑城》,一教就会,身段、唱腔、念白表演得恰如其分。又说了一出《柴桑关》,学得令人满意。特别是学“小快枪”那套把子时,因为下雨在屋里练,艳玲拿把大条帚,爸爸拿个尺子,“一、二、三”“一别一拉”,一背枪亮开架式,然后开打,没多久戏路子就熟了。后来,父女俩同台演出《战马超》,小艳玲饰马超,爸爸饰张飞,因为一高一矮,开打时爸爸站的远一些,结果配合默契,打得娴熟,还真把观众迷住了。

  几次成功的演出,使裴聚亭紧定了信心:立志将独生女儿培养成名角!

综合拓展

关于成功的名言:

1、无论何事,只要对它有无限的热情你就能取得成功。——施瓦布    

2、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爱迪生    

3、要使性格有所发展并非简单之事,只有通过艰难和困苦的磨练才能使心灵强化,视野开阔,雄心振奋,从而达到成功的目的。——凯勒    

4、可以说成功要靠三件事才能赢得:努力、努力、再努力。——哈代    

5、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    

6、有益者不为,无益者为之,所以苦其劳而不见成功。——薛瑄    

7、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冯梦龙    

8、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详    

9、不安于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诱以小利,然后可以立远功。——方孝    

10、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